□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在郾城区沙北街道小高庄社区,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48口人用勤劳、善良、宽容和全身心的爱,让整个家庭保持着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他们因为通情达理、持家有道被乡邻熟知,因为婆媳融洽、姑嫂和睦、团结邻里被大家称赞。这就是梁晓妮和陈银中的大家庭。
通情达理好婆婆
梁晓妮今年87岁,老伴儿陈银中86岁,两人共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所以这个大家庭是由9个“小家”组成的四世同堂的“大家”。虽然9个“小家”没有同住在一起,同食一锅米,但各家都离得很近。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梁晓妮这个大家庭在小高庄社区是出了名的文明家庭,婆媳、姑嫂、妯娌相处得都很融洽,几十年来从没红过脸,也从未和街坊四邻闹过矛盾。
邻居有时会问梁晓妮:“你们一家那么多人,平时就没有一点矛盾吗?”梁晓妮的回答总是:“一家人能有什么矛盾呢?你让我点我让你点多好。我也当过媳妇,先从自己做好,媳妇们自然也就差不了。”
谈起婆婆,媳妇们都心满意足:“自从踏进这个家门,从来就没觉得受过委屈。婆婆为人处事做得好,公公是老党员觉悟比我们高,俩老人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星。”
孝道代代往下传
“我们家最忌讳有话当面不说,背后嘀嘀咕咕。”大儿媳高爱莲说,婆婆年轻时就很孝顺家中老人,现在婆婆老了,儿女们孝顺她也是应该的,而公公陈银中非常明事理,处处要求自己比别人严。
高爱莲对记者说,虽说公公婆婆年龄大了,但仍要求独自生活,并且一直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有时候还自己洗衣服、做饭。
“我们平时不让爸妈做饭,想让他们享享清福,所以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用商量就有两三个人跑过来做饭,结果每次都是一会儿来一个人,几乎每顿饭都得做成大锅饭。”老人的儿子陈小五说。
“都不让我干活,衣服还没换下来,媳妇闺女们就开始抢,谁抢到谁去洗。”梁晓妮笑呵呵地说,她在家里像个老太君,啥都不用干,净享福了。
“嫂子们都对俺爸妈这么好,俺在婆家也不敢对公婆不敬啊。”受父母和嫂子们的影响,梁晓妮的三个女儿也很孝顺各自的公婆,生怕自己在婆家做得不好。
互帮互助邻里夸
“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一人有事全家帮,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来。我二姐前一段脚扭伤了,接送孩子和做饭的事就被我们其他人包了。”老人的三女儿陈丽英说,二姐陈新英已经当奶奶了,平时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脚受伤后行动不便,每到接送孩子的时候,哥嫂们就主动要求去接。
“在家里我们从不计较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大家是亲人,计较那些干啥呀。”陈丽英笑着说,正是因为家里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大家相处起来才会轻松、和睦。
“好像啥事到了他们家都不叫事儿,兄妹们齐心就能解决,真让人羡慕。”陈小五的邻居高先生说。
“他们一家没有啥轰轰烈烈的事迹,就是日复一日和睦地生活着。也许正是他们每个人都在用心付出,才共同营造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小高庄社居委主任高君立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大家庭对社区居民触动很大,不少家庭受他们的影响,变得更加和睦、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