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

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抗美援朝,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经历了艰难的18天,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决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决策前的未雨绸缪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医治战争创伤和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国家建设,同时还要清除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力量,不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封锁政策,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并开始在中国周边构筑“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新防线。

因此,当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决定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并将干涉的范围扩大到朝鲜以外的亚洲地区。6月26日,美国调动其驻日本的空军和海军部队侵入朝鲜,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同时,派遣其驻菲律宾的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进程。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开入朝鲜半岛作战。

凡事预则立。朝鲜战争最初阶段,在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毛泽东冷静观察局势的发展,估计这场战争将不会轻易结束,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作未雨绸缪之计。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随后调集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开始整训,待命出征。8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做好出国作战的准备。

决策中的艰难曲折

随着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战火不可避免地烧到中国境内。从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侵略朝鲜的空中飞机就连续不断侵入我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查、轰炸和扫射,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北长驱直入。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日,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关于中国出兵给予援助的请求传到了北京。同一天,斯大林关于建议中国组成志愿军援助朝鲜的电报也发到了北京。10月3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委、内务相朴一禹到达北京,将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给毛泽东的求援信面呈毛泽东。信中说:“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尽管毛泽东对出兵朝鲜有思想准备,但要让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美国一决雌雄,不能不反复掂量。敌我力量悬殊,出兵参战,能否打赢?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

10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10月4日至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会上仍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甚至建议摆出出兵的架势,把美军吓退。当时在党内外,甚至党内高层中都存在着“抗美援朝是不是会影响和平建设”的顾虑,对此毛泽东考虑得更为深远。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的“三把刀”比喻,形象地揭穿了美国亡中国之野心不死,显示出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洞察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更是体现了毛泽东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权衡了利弊,分析研究了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决策后的果断出兵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其中明确指出,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同日,周恩来乘飞机赶赴莫斯科,同斯大林等商谈了苏联给予军事援助并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等问题。苏联原本同意为中国出兵提供空军支持,但后来又取消了承诺,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不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斯大林这个决定,对中国出兵作战虽然十分不利,但也没有动摇毛泽东的决心。

10月18日,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从10月l日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到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重大而艰难的决策并付诸实施,它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无比的胆略和气魄,以及超凡的决断力和高效的组织力。

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决策对于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遏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增强世界人民反侵略斗争胜利的信心,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湖南日报》

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资料图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