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象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花费数千元才能装上一部固定电话。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直在市场中占有“老大”地位的固定电话失宠了,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通讯工具。不仅如此,曾经在街头风靡一时,成为人们与家人、朋友联系纽带的公用电话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承载了很多人记忆的固定电话,真的要消失了吗?固定电话使用现状如何?它是否真的被手机完全取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本报记者 董文媛
大部分市民不再使用固定电话
关于家中是否使用固定电话的话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多数市民表示如今打电话以手机为主,家里的固话或闲置或拆除,也有部分市民认为固话方便、稳定、便宜,会坚持使用。其中,大多数年轻人表示不会使用固定电话,而选择坚守固话的大多是“50后”“60后”的中老年人,且以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居多。
家住双汇路的陈华刚刚取消了家里的固定电话。“家里6口人,一共5部手机7个电话号码,我用的是双卡双待的手机,两个手机号,父母也是一人一部手机,固定电话真的没必要。”陈华说,以前父母年纪大,不会用手机,后来给父母买了老年手机后,固定电话就多余了,索性直接拆了。“现在手机电话资费也不贵,不同价位的资费套餐里包含不同的通话项目,话费多的套餐每月可免费通话几百分钟,完全够用了。”他告诉记者,固定电话除了话费,还有月租费,如果平时不在家,别人打电话自己也接不到,月租就白白浪费了,这样很不划算。
在记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年轻人表示,固定电话没有手机使用方便。也有市民表示,出于多年的使用习惯,固话仍有一席之地。“说实话,固定电话我用的很少,家里的老人很喜欢使用固定电话,所以我们家是不会拆除固定电话的。”家住五一路的市民张雅琴说,父母认为固定电话通话质量好、没有辐射、成本低,而且用了这么多年,他们有感情了,舍不得拆掉。“老人不像我们一直把手机带在身上,况且年纪大的老人不会用手机。”她说,尽管固定电话有不方便之处,但考虑到老人接听使用时比较方便,通话质量清晰,所以家里会一直保留固定电话。
今年62岁的冯梅花告诉记者,她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花,每次用手机打电话还得戴上老花镜,而且手机容易接收到诈骗信息和电话,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误点到哪里就会被扣流量费,所以她觉得还是固定电话好,垃圾信息少。
固定电话功能太单一
“固定电话太不方便了,自从有了手机,家人就把固定电话取消了。”大四学生赵珊珊告诉记者,她平时都是用手机跟同学和朋友联系。“手机里有很多应用软件,还能通过无线网跟亲朋好友进行免费的视频通话,固定电话是没有这种功能的。”她说。
家住黄河路附近的孙桂花今年68岁,她平时打电话比较少。“固定电话的月租都快抵上我一个月的手机话费了。”她说,现在她还学会用手机上网聊天,经常跟在外地上学的孙子用手机视频通话,相比之下,固定电话就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此外,还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过早接触智能手机,但是为了跟孩子联系方便,专门在家里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手机方便,但是功能太多,我害怕孩子迷上手机上的游戏,而且固定电话只能接打电话,而且没有什么辐射,我们用着很放心。”家长刘鑫对记者说。
固定电话家庭用户逐渐减少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通讯卖场发现,并没有看到有专门售卖固定电话机的柜台。在记者的询问下,一家卖场的销售人员表示,柜台上没有固定电话,只有仓库有,一般都是企事业单位购买固定电话,市民单独购买的也有,但是非常少。
记者从我市几家通信运营商处了解到,当前固话的用户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商业客户、呼叫中心、酒店客房、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等。“从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2015年河南省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2015年我省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33.4万户,总数达到1009.7万户,居全国第7位。”中国联通漯河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WiFi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免费通话,这对固定电话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虽然固话家庭用户大幅减少,但是在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中,固定电话的使用量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而伴随着固定电话使用人数下降的是移动电话用户的不断增加。“2015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新增262.1万户,总数达到7975.1万户,居全国第4位。”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已经进入4G时代,移动电话除了传统的通话功能,更多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娱乐、工作的多元化需求,手机已经是一个智能终端,这是固定电话不可比拟的。
为了留住固定电话用户,各大运营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如中国联通就利用宽带业务的优势采取“捆绑”销售固定电话的方式。“目前固话已经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产品存在了,大部分固定电话和宽带、手机做成套餐,用户因此获得免月租、免来电显示费用的优惠,受到很多市民的欢迎。”这位工作人员介绍。
市区公用电话亭被拆除或停用
记者走访市区交通路、人民路等多个繁华路段,都没有看到公用电话亭的身影。记者又走访了漯河火车站、漯河汽车站发现,附近有几处可以使用公用电话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街头的公用电话亭主要是中国联通漯河公司的业务范围。“现在我市的公用电话亭、街头销售IC卡电话的小店已经全部拆除或停用了。”中国联通漯河公司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公用电话亭主要分布在人流密集区域,如火车站、汽车站、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周边、餐饮一条街周边、大中专院校和城市主要路口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因为当时手机还是奢侈品,公用固定电话、IC卡电话比手机话费便宜,当时十分受欢迎。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公共电话亭的通讯功能逐渐退化,使用者也越来越少,所以从长远来看,公用电话亭退出历史舞台已成必然。
市民希望保留公用电话
到底还有没有必要保留公用电话?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紧急情况下,可第一时间通过公用电话呼叫110、119、120等特殊号码,这时公用电话亭就体现出了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留公用电话还是有必要的。”记者在漯河火车站采访时,经营公用电话的老板告诉记者,出门在外,有些人可能会遇到忘带手机或是手机丢失的情况,就会到他这里使用公共电话联系家人。“很多小朋友没有手机,走丢后无法联系家人,还有一些从农村出来的老年人,他们不会使用手机,这时候,公共电话就派上用场了。”他说。
固定电话信号强辐射小
“固话用户数量下滑是我国城镇化加快,迁徙人口增加导致的,但这不是一种必然趋势。”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固定电话家庭用户有所减少,但是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等固定电话用户依然庞大。“有一部固定电话,代表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对一些企业而言,固定电话的存在也是企业身份的一种象征。”他说,固定电话不是没有优势,手机通信是通过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有一定辐射,而固定电话用的是有线传输,没有辐射,而且信号强、保密性强、稳定性强,这代表一种较高的诚信度,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通信的首选。
1.公用电话亭内设置免费手机充电设备
电话亭可以设置免费充电器,这方面的工作大有可为。比如,英国伦敦在废弃的公用电话亭顶部安装太阳能面板,内部则安装了为多种型号手机准备的充电器,可同时为6台手机充电,每天能为100部手机充电,可在10分钟之内把电量提升20%。
2.固话亭变身为免费便民WiFi
上海公用电话亭改造后,不仅能拨打电话、利用WiFi热点上网,还能通过操作信息亭内自助终端的互动触摸屏,查询到天气、周边交通等便民信息。
3.固话亭变身城市文明展板。
电话亭可以建设为展现城市的文明窗口,宣传城市形象、本土知名企业及产品、文明用语等,无形效益和长远效益都是极其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