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袭扰巴西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美洲地区,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决定2月初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亚洲迄今尚未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但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府已相继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毒“入境”。
马来西亚卫生部门要求,从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入境该国的游客,一旦出现发热和红疹等症状,需立即向医疗中心报告。
按马来西亚卫生部官员卢克曼·哈基姆·苏莱曼的说法,目前在入境关卡进行健康检查并不现实,所以必须采取上述措施。
“(寨卡)病毒难以检测到,且目前没有可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他说。
与马来西亚相似,越南卫生部门也发出警告,要求来自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的入境者连续14天自行检测健康状况,并告诫民众使用蚊帐等以防可能发生的病毒扩散。
印度则加强了对寨卡病毒的监测,并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监控疫情。
“在预防寨卡病毒方面,社区意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各个)社区都需要提高(防护)意识。”印度卫生部长说。
寨卡病毒1947年首次在非洲发现,但去年才在拉美地区出现大规模流行。
寨卡病毒通常经蚊子叮咬传播。感染病毒的小部分人会出现发热、皮疹、头疼、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孕妇如果感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脑部发育畸形。自2015年10月以来,巴西已出现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畸形,被怀疑与寨卡病毒相关。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国家建议孕妇暂时避免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旅行。
日本外务省日前就出台安全旅行提示,强烈建议女性怀孕期间避免前往巴西或其他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要求所有到访疫情流行地区的游客务必谨慎,最好穿着长袖衫和长裤,使用防蚊喷雾,并避免使用蚊子可能“光顾”过的盛水容器。一旦出现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
除亚洲国家外,澳大利亚外交部也对该国孕妇提出类似建议。该国联邦政府还要求医生关注从寨卡病毒流行地区返回的旅客有无感染迹象,一名发言人表示,如果需要,澳大利亚部分实验室可用来进行病毒诊断。
↑工作人员在检验病毒。
←在秘鲁利马省,一名工作人员用化学药剂驱蚊。
加拿大发现四例寨卡病毒感染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1月29日宣布,加拿大发现4个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其中2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人在阿尔伯塔省,还有1人在魁北克省。目前,4名病人状况稳定。
据报道,4人最近都去寨卡病毒流行的中南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旅行过。
加拿大卫生部门要求,孕妇在去这些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旅行前征询其医生的意见,而从这些地区回来的人如果要献血则需要延后一个月。
而到目前为止美国本土已确认了31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分布在11个州和首都华盛顿。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副主任安妮·舒沙特的说法,所有这些病例都是在出国旅行过程中感染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9日与巴西总统罗塞夫通电话,同意在寨卡疫苗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白宫当天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说,奥巴马与罗塞夫就共同关心的寨卡病毒在西半球的传播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同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以深化对寨卡病毒的认识,推进相关研究,并加速研制更好的疫苗与其他技术,从而控制寨卡病毒的传播。
声明还表示,双方同意将继续优先建设国家、地区和全球抗击更广泛的传染病威胁的能力。
据悉,一个由加拿大、美国和韩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正在研制疫苗,最早可能在今年9月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