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2月3日 星期

“黑车”司机谎称“滴滴打车”拉客
市客运办:相关管理措施并未出台,管理有难度

本报讯(记者 吴艳敏)“我从武汉乘坐高铁回漯河,因为时间有点晚,就想着坐出租车回家,却被一个自称用‘滴滴打车’的司机拉上车,上车后才发现是‘黑车’,感觉被坑了。”近日,市民周涛给本报记者打来热线称,希望记者进行调查。

【事件】

自称“滴滴打车” 却是“黑车”

在武汉上学的周涛放假坐高铁回到了漯河,由于到漯河的时间太晚,就准备选择打车回家。“我出高铁站,就有不少师傅围着我。”周涛说。

“我本来想着坐出租车回家呢,谁知道至少都要20块钱,感觉太贵了。就在我犹豫的时候,有一位自称是‘滴滴打车’的师傅来到我跟前说,价钱便宜,让我坐他的车。”周涛告诉记者,当时他很犹豫,但是着急回家,就索性跟着他走了。

周涛跟着这位司机走了3分钟,来到西客站西南角的位置。“附近停了很多车,像是私家车。我跟着这位师傅来到一辆黑色轿车旁,然后就上车了。等我准备用滴滴打车软件支付时,这位师傅说,他的车其实不是‘滴滴打车’。”周涛说。

“当时,我很郁闷,自称是‘滴滴打车’,却是一辆‘黑车’。为了回家,我只能硬着头皮坐回了家。”周涛说道。

【暗访】

火车站、漯河西站“黑车”多

记者来到市区火车站和漯河西站,通过几次暗访后发现:市场诱人,是“黑车”存在的主要原因。而“黑车”的“据点”,市区火车站和漯河西站居多。

在漯河西站西南角,记者看到这里停靠的车辆有二三十辆,有一部分是运营的“黑车”。“这些车辆除了一些接人的,就是运营的‘黑车’。这些车一天跑三四趟很正常,往返拉人,一个月收入上千元。跑往临颍等地的“黑车”,收入甚至比这还高。”经营15年出租车的刘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出现‘滴滴打车’软件之后,这样的‘黑车’就更多了。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管理一下。”

随后,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滴滴出行”软件。登录之后发现上面有顺风车、快车、出租车等。在要车的时候,需要先下单子,并且下面还会显示距离和费用。下单成功后,就会有提示已有司机出来来接人。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曾经在手机里安装了打车软件,也拉了几单生意。他告诉记者:“‘滴滴出行’打车软件要跟网银相连,会用软件接单的人还不多。但是,对于一些私家车来说,就会有人想着钻空子来挣钱。春节了,对于这些使用打车软件的‘黑车’,相关部门就没有啥相关管理措施吗?”

【部门】

相关管理措施并未出台

根据该问题,记者对市客运办进行了采访。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打车方式并没有出台管理措施,在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管理办法。“这种打车软件是新兴事物,并且只是一种平台。想要参与运营的市民一般把个人和车辆信息提供到平台上,通过软件验证,而且车主是本人,才能获得运营。对于我们来说,管理这些车辆是很有难度的。”

该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平时乘车时,还是要乘坐正规的出租车,不要盲目相信“黑车”司机的话。在春节期间,他们将加大管理,如果市民乘坐了“黑车”,可及时向市客运办投诉。

(线索提供者解女士获奖励50元)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