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红灯挂出喜庆,瑞雪送来吉祥。2016年漯河春晚在祥瑞的雪花中圆满上演。整台晚会紧扣春节这一传统佳节,集歌舞、杂技、小品于一炉,完美地唱出了一曲盛世欢歌。 歌舞剧《字圣许慎》追思先贤功绩,复原汉代风情,展示汉代礼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我们仿佛跟着逼真的场景穿越,回到了许慎的时代,亲耳聆听许慎为我们说文解字。剧中人物服装华美,背景古朴,音乐典雅,皆可圈可点。
音乐小品剧《红包》则立足当下,紧扣现实,善意地讽刺了当下流行的微信抢红包的现象,劝导我们不要被手机绑架,不要把生活交给微信,不要因沉迷于抢红包而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和友情。这两个节目,一个怀古,追慕传统文化,情思久远;一个抚今,切中时代症结,意味深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沙河调源于漯河,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兴盛于三四十年代,是豫剧的一大重要分支。沙河调吸收了南阳梆子和越调的特点,唱腔粗重急促,旋律下五韵上三韵,高亢明亮,充满艺术感染力。戏曲《又唱沙河调》汇聚了传统沙河调优秀曲目的精彩片段,生旦净末丑一一上场,集中展示了沙河调的不凡魅力。
秧歌剧《幸福路上》讲述了新时代的农民紧跟新形势开网店、进城务工的故事,小品《见证》则回顾了双汇集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小品《漯河好人》通过好几个小故事展现了漯河普通人的善良之美。歌舞剧《回家过年》、民俗歌舞《送春联》、少儿舞蹈《金猴闹春》等节目为整台晚会增添了热闹欢快的春节氛围。
2016年是漯河建市三十周年,音诗画《闪光的记忆》、歌舞《腾飞的沙澧》回顾了漯河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漯河正展现着无远弗届的生机与活力;三十年,漯河正青春年少。晚会在《腾飞的沙澧》中落下帷幕,青春漯河正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