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2月4日 星期

专注的孩子更优秀

宋芮乐正在演奏竹笛。

宋芮乐今年12岁,在父母眼中,她是乖巧懂事的孩子,自制力和规划性都很强;在老师眼中,她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进、懂礼貌、多才多艺;在同学们眼中,宋芮乐又是很好的玩伴,“我们一起吹竹笛,一起骑独轮车,一起游泳,特别开心!”宋芮乐一个小伙伴告诉记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宋芮乐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她的父母又有哪些教育方法与大家分享呢?2月2日,记者来到宋芮乐家中,与孩子和妈妈进行了近距离的沟通。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见习记者 杨 旭

善于学习 成绩名列前茅

宋芮乐就读于漯河市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一直担任班干部;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她是大队委员之一。此外,她还曾是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员,并负责升旗仪式的排练,现在主要和其他大队委员一起维护校园纪律。

这么多职务在身,宋芮乐的成绩却一点没有落下。她的班主任安香月说:“宋芮乐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成绩还保持名列前茅,这点很不容易。”

提起自己保持优异成绩的秘诀,宋芮乐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上课要认真听讲,抓住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要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及时解决。课余时间只要把作业认真完成就可以了,保证把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都弄懂,考试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有这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宋芮乐的课余时间或许比许多同龄人都要轻松一些。除了英语班,她没有报其他补习班。而她的兴趣爱好是阅读,她告诉记者,许多儿童读物的语言非常优美,她读后爱不释手,还要把经典语句摘抄下来,一遍遍体会,直到会背为止。她最爱的一本书是《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亲子图书,介绍了教孩子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宋芮乐说,她最爱这本书的原因是,她能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爱好广泛 做每件事都很专注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霸”,宋芮乐不仅文化课成绩优异,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一节足球课上,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她喜欢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上五年级时,她还作为学校排球队的一员参加过市里的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学校的阳光运动节上,她更是屡次包揽100米、200米、400米的冠军,成绩喜人。

“我喜欢运动,还差点成为一名小运动员呢。上二年级时,市体校游泳队来学校选拔人才,我被挑中,练了三年,后来因为鼻窦炎才放弃了,但我现在能熟练掌握四种泳姿。”提起自己的运动天赋,宋芮乐一脸自豪。

在妈妈陈淑蕙的支持鼓励下,宋芮乐还学习了竹笛演奏,并坚持每周学习民族舞。一开始,陈淑蕙看到同事的儿子学竹笛,就想让女儿试试。没想到,宋芮乐被这种乐器发出的悠扬旋律吸引,竟坚持练了下来,这一练就是三年。采访中,宋芮乐兴致勃勃地给记者演奏了一曲《彩云追月》,熟练的演奏技巧可以看出的确下过一番工夫。

了解了宋芮乐的多彩童年,记者也好奇她是怎样把这些事情同时做好的?她告诉记者:“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全身心地投入,专注于这一件事,直到做好再考虑下一件事,这就是我做事的习惯。”

着重引导 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宋芮乐的妈妈叫陈淑蕙,在医院工作,经常夜班白班两班倒。孩子的爸爸在源汇区一家单位上班,平时工作也比较忙。陈淑惠表示,尽管夫妻俩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她认为,小学前是很重要的教育阶段,家长要重点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规律,这对以后孩子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家长也可以减少后顾之忧。

“她还不到一岁时,我就开始给她看《婴儿画报》,刚开始书被她撕得一片一片的。慢慢地,书开始完整了。”陈淑蕙说,为了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孩子小时候便开始有意识地熏陶,用读、讲的形式影响孩子,并一直坚持到孩子上小学。事实证明,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从牙牙学语变得能完整复述书本上的内容,从开始识字到能独立阅读,这是一个不断让陈淑慧感到惊喜的过程。

“家长要教会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待人接物、生活习惯、人生道理,更要以身作则。”陈淑蕙说,她和孩子爸爸并没有因为孩子年龄小而对孩子娇惯,而是从孩子开始断奶时就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骄纵任性,并耐心教导。“要让她参与家庭事务,孩子有自己的看法。”陈淑蕙告诉记者,她认为民主、有爱的家庭气氛以后会让孩子更好融入社会。所以,她和孩子爸爸不管大小事都会尽量跟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看法,同时做引导。

现在,提起孩子,陈淑蕙很自豪,同时也充满感慨。“有孩子以后,整个世界都开阔了许多,想着怎样为她创造更好的世界,怎样让她更好地成长,我们也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陈淑蕙笑着举例说,孩子看到她和丈夫下班后都拿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时,便批评他们。“孩子说得对了,家长也要听,要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陈淑蕙说,她和孩子对孩子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