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是冬季,漯河的景色却未显萧瑟,依然举步有景、移步有园。市区一些住宅小区绿树掩映,街头巷尾游园广场星罗棋布,老人、孩子畅游在绿色的海洋中,或健身、或跳舞、或高歌、或闲谈……每一处景致都透着勃勃生机,市民对我市城市绿化的新变化也不吝赞美之词。这一切,源自我市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提升行动。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文媛
绿色景观扮靓沙澧
城市绿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也代表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市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生态保护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市区园林绿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5年,我市通过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丰富绿色景观,做足绿色文章,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时以“两城同创”为契机,推进城市园林美化、亮化、绿化,提升城市形象,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适;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成了南环路、火车站广场、淞江路涵洞东侧路北、金山路与青山路交叉口、东环人民路交叉口西北角、漯西路黑龙潭政府段、黄河广场、钟楼广场等路段道路节点及广场的绿化提升工作,栽植香樟、法桐、南天竹等乔灌木,铺设麦冬、红花草等地被植物,着力提升绿化景观。组织人员在火车站广场、柳江路、辽河路、汉江路等人口密集、新植苗木较多的路段安装竹篱笆,保护绿化成果,达到美化效果。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风景线。我市精心组织补植补造工程,通过在道路两侧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绿化等措施,丰富道路绿化景观。通过组织人员全面排查登记,对市区45条主要景观线路的缺株断档部位进行了补植补造,按照原有苗木规格和栽植质量要求,选择品种优良、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完整的苗木,力求做到胸径、冠形与原有植物一致,整体景观效果协调统一,切实解决城市绿化缺株断档、稀疏空洞、黄土裸露等问题。此外,积极推进花化彩化工程,先后在嵩山路、淞江路、金山路景观大道和重要节点规模栽植月季、二月兰、雏菊、三色堇等花卉,扮靓城市。
小游园里的大民生
每天清晨,退休职工张国尧必携老伴步行至淞江路街头游园。徜徉在园中小道上,张国尧感慨地说:“这几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散步跟逛公园一样。”
为了给城市道路景观增添新亮点,也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我市积极推进街头健身游园建设。按照“为民、实用、简约”的原则,在道路转角处和居民区集中的地段建设街头健身游园,将街头游园建设与市民休闲健身结合起来,配置健身器材、休闲桌凳,营造10分钟休闲健身圈。在工作推进中,郾城区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投资大、行动快、效果好;召陵区借助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推动街头游园建设工作;源汇区产业集聚区绿化建设效果较好。据了解,街头健身游园的建设工作从2013年开始实施,计划用3年时间在市区建成100个街头健身游园。截至目前,我市100个街头健身游园已基本建成。
精心呵护绿化资源
面对两城同创的任务和广大市民对美丽城市的期待,市园林部门按照精细化标准,严格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按照创建标准,让园林绿化为“两城同创”工作增添靓丽的色彩。
据市绿化提升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日常精细化管理,市园林局将2015年定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年”,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日常管护中,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特别是通过修剪等手段,营造色块、美化树形、调整树势,提升绿化档次,在细微之处体现园林之美。各园林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养护作业标准,强化养护作业的规范化、科学化,适时对树木、草坪、绿篱、花卉修剪,营造优美园林景观。认真做好病虫枯萎树木排查工作,及时伐除死树及枝条,扶正倾斜树木,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生长势弱的行道树木、古树名木、老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抓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控工作,搞好专业化人员培训,掌握树木管护、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提高管护工作水平。针对杨树、柳树飞絮大量繁生问题,开始实验性防治,通过注射、喷施药剂等办法减少飞絮发生。
2015年,我市集中开展了3次综合治理行动,加强绿化资源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园林绿化资源。启动了“百日护绿”“护花保果”专项治理行动,加大侵绿毁绿、攀树摘果等违章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18起损毁占用绿地案件,拆除绿地周边广告牌30多处,及时纠正涉绿违章行为4200余起。同时,从严审批占用绿地、伐移树木等申请事项,严格执行“绿化资源保护期”规定,保护绿化资源。
展望未来 充满期待
近年来,我市不断兴建游园绿地,扮靓大街小巷,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按照300米~500米服务半径,让广大市民出门就能看到绿,没走多远就能找到健身、休闲的小游园,方便市民就近休闲、健身。同时,大力开展绿化“细胞工程”,以“看到绿色、闻到香气、享受绿荫”为出发点,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绿化美化,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园林式乡镇、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阳台绿化、家庭绿化等活动,研究制订引导扶持政策;做好老旧社区环境绿化美化,见缝插绿,5平方米种草,10平方米植树,增加绿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升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共建共享绿化成果。
为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市绿化提升行动指挥部将着重打造精品园林。“针对当前我市绿量大,但是园林精品少的状况,通过新建工程、绿化改造、精细管理等措施,打造精品园林,提升我市整体的绿化水平。在规划设计时,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等外部特征,考虑植物四季变化形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不同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做到‘春赏花、夏享荫、秋观果、冬见绿’。比如说,在春季,形成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色;在夏季,达到郁郁葱葱、浓绿遮荫的效果。同时,选择在主要路段、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种植夏季开花植物,显现‘万绿丛中一片红’景观;在秋季,通过观叶植物和观果树种,形成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景象;在冬季,既有枝条傲霜,又有常绿植物给人以活力。”市绿化提升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型绿地建设以及主干道和街头绿地等提质改造,使街头游园、景观带随着季节转换,彰显不同的城市绿化景观,让我市成为一个大公园、大花园。
在具体的道路、游园建设上,市园林部门将融合文化元素,力争一路一景,移步换景,而且不仅仅拘泥于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的传统形式,还要推广发展墙体绿化等建设模式。“发展立体绿化,是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绿量的有效手段,近年,在屋顶、墙体上种花栽草、植树造景成为不少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园林部门将墙体绿化确定为园林提升中的一项新内容,如果试验成功,将在我市大范围推广实施墙体绿化工程。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积极探索园林市场化管理新思路、新模式。在日常管护中,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特别是通过修剪等手段,营造色块、美化树形、调整树势,提升绿化档次,在细微之处体现园林之美,努力使漯河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花更艳、空气更清新,营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