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第66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主竞赛单元中唯一华语影片《长江图》摘得“最佳艺术贡献奖”,中国台湾籍摄影师李屏宾上台领奖。意大利难民纪录片《海上火焰》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唯一华语片《长江图》获银熊
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2月11日至21日举行,主竞赛单元共有18部影片竞逐金熊奖、银熊奖。《长江图》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
由杨超执导,秦昊、辛芷蕾主演,李屏宾拍摄的《长江图》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长江上的魔幻爱情故事。影片一经放映,获得中外媒体一致好评。
据了解,《长江图》放映后得到了两极评价,不喜欢的观众认为作者表达太个人化,表意隐晦难懂;喜欢的观众则认为导演杨超十年的磨砺,献上了一幅有风骨的水墨诗篇。据说看这部片的时候评审团主席梅丽尔·斯特里普从头到尾认真投入。最终中国台湾资深摄影师李屏宾凭借在《长江图》中极具诗意的电影画面获颁“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
难民题材《海上火焰》夺金熊
作为每年欧洲三大电影节里最早举行的电影节,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可谓名导云集。法国电影大导安德列·泰西内携新作《当我们17岁》出现在竞争阵营,另外,还有加拿大导演德尼·科泰的新作《失去贝拉特斯的波利斯》、美国独立电影新秀杰夫·尼科尔斯初次试水的科幻新片《午夜逃亡》也亮相竞赛单元。
细数柏林电影节历年来的获奖影片,基本上关乎政治、严肃题材的电影居多。例如之前来自巴西的《精锐部队》、南非的《卡雅利沙的卡门》等。“从柏林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影评专家表示。
此次,梅丽尔·斯特里普坐镇评委主席,将金熊奖颁给了难民题材纪录片《海上火焰》,这是由意大利导演詹弗兰科·罗西执导,描述了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小岛兰佩杜萨岛上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影片。这也是继戛纳的《流浪的迪潘》之后,近一年来第二部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难民题材”影片。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