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毕德纯老人身边总是围了一群孩子,带给大家很多快乐。
②看着孩子们开心,他也打心底高兴。
③看!这只八哥站在正打电话的男士头上,是不是很可爱?
“宝宝,去跟她合个影。”2月27日,在市区黄山路红枫广场,一位老人对一只八哥说。只见这只八哥听话地飞到老人所指的一位女士头上,让女士与它拍照合影。八哥还不时说上一句:“可乖,可乖!”这只聪明的八哥吸引了许多市民,大家都很好奇,这位老人是怎样训练八哥的?这位老人是谁?他和八哥之间有哪些故事?
□文/本报记者 王艳彬
图/本报记者 陶小敏
儿时许下愿望 要养鸟不关笼
这位老人名叫毕德纯,今年81岁,是我市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毕德纯老人养鸟已经有18年了,他养鸟的宗旨与其他养鸟的人不一样,他要养不关在笼子里的鸟,这其实是他儿时就许下的愿望。
一般情况下,被人豢养的鸟儿都是在笼子里关着。歌声再动听,毛色再美丽的鸟儿,也失去了广阔的天空,只能禁锢在小笼子里。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家附近有一个人养了一只很漂亮的鸟,但是那只鸟成天在笼子里关着,我看着就心疼,就梦想着等我有一天养鸟的时候,一定要把鸟放出来,让它们自由地飞,和人们成为好朋友。”毕德纯老人说。终于,在老人退休后,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了。
精心喂养鸟儿 像对待孩子般疼爱
“儿孙都不用我操心,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快乐地遛鸟。”老人高兴地说,“儿子在北京有很好的待遇,孙子在国外留学,孙女大学毕业,我有退休金,吃穿不愁,现在和老伴啥心也不用操,就是要快乐地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养养小鸟,颐养天年!”
毕德纯老人养的八哥都是还没满月就抱回来了。“没满月的八哥,不会站立也不会啄食。我就把食物在嘴里嚼碎,然后一点一点喂它。”毕德纯喂养小鸟就像照顾婴儿一样。
像婴儿每两个小时喂一次奶一样,八哥也需要每两个小时喂一次食物,每天如此,毕德纯和老伴一直坚持着。“我们吃啥,就喂它啥。它还喜欢吃馍、葱、韭菜、白菜,有时候还喂它吃一些肉。”毕德纯说。他们还给八哥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宝宝”,从这个名字里,就可以看出老两口对八哥的疼爱。
为了让鸟儿不怕人,在八哥刚满月的时候,毕德纯就会把八哥抱到小学附近,让它从小和小孩子多接触。“每到放学的时候,小孩子就喜欢围着小八哥,看着它,小八哥也好奇地看着孩子们。他们都是最天真无邪的,所以,八哥从小就喜欢和人类相处。”毕德纯老人说。
采用科学方法训练八哥
在红枫广场,毕德纯老人估摸着“宝宝”渴了,他打开鸟笼,“宝宝”自觉地进到鸟笼喝了几口水,然后又悠闲地走了出来。笼子对于“宝宝”来说,不是桎梏,而是一个温馨的小窝,一个可以喝水、吃饭、睡觉,自由进出的地方。
毕德纯老人讲,他训练的八哥之所以这么通人性,是有一套科学的方法。第一步,要让它学会进笼、出笼。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想要训练鸟,就要用食物来引导。”毕德纯说,“我在笼子里放些食物,让八哥自觉地进入笼子;想让八哥出来时,就用手拿着食物,让它跟着出来。每天训练无数遍,慢慢就让它学会自由进出了。第二步,开始训练让八哥跟着我走。八哥喜欢吃花生米,我就为它准备好花生米,提着空笼子,一会儿喂它一下。慢慢地,它就跟着我走了,现在上大街也没问题。”
记者看到,孩子们对着八哥说:“你好!”八哥会立即回应说:“你好!”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结果,风趣的八哥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后也发出“咯咯”的声音,孩子们笑得更加开心了。八哥这时还会说:“可乖,可乖!”围观的群众不由地连连赞叹。有的孩子准备走了,对八哥说:“再见!”八哥也礼貌地说:“再见!”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迟迟不肯走。
教八哥说话也是一个功夫活儿。“必须要有耐心,就像咱教小宝宝说话一样,从未满月就一遍一遍地对它说,不厌其烦地说。”毕德纯老人告诉记者,“十个月以内,小八哥虽然不会说,但是我们也要不停地说。雏鸟四个半月至六个月为学话期,这个时候一定要严格培养,反复训练,使八哥在熏陶中学会说话。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八哥就不会再开口说话了。如果培养好了,等到它十多个月的时候,就会说‘你好’了。”教八哥说话还有妙招,就是在早上八哥饿的时候多教它,当它说出来“你好”以后,要及时地奖励它食物。“你好”是八哥说的第一个词,在教会这个词之前,不要教八哥说其他的词语。等“你好”学好了以后,再慢慢地教它说“可乖”“再见”“恭喜发财”等。
如今,毕德纯老人养的两只八哥,一个三岁半,一个四岁。有一个养鸟的人听说毕德纯老人养八哥养得很神奇,根本不相信,非要亲眼看一看,结果跑20多里地,亲眼看过后,顿时对毕德纯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即要拜师取经。
曾丢失心爱八哥 老人苦寻一个月
在养这两只八哥之前,毕德纯老人还养了一只八哥,那只八哥一养就是12年,不仅会十多句简单的对话,会叫家里所有人的名字,还能做很多讨人喜欢的动作和游戏。例如,会从烟盒里拿烟等。这只八哥被大家称为“神鸟”。
“12年啊!也是从未满月就抱过来养,也是一点一点喂大的。”老人感慨地说,“这只八哥是最聪明的一只,我们给它起名叫‘宝宝’。”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其他市民也纷纷告诉记者,“原来那只八哥最聪明了,会说很多话。”“比如‘谢谢’‘调凉粉’。特别是那句‘调凉粉’,让人还以为是卖凉粉的在叫卖呢!”“那只八哥还会落到人头上给人梳头,可招人喜欢了!”
“原来我领着它(宝宝)到文化宫玩,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长棍吓到它了,它就飞走了,聪明的它认识回家的路,我还没走到家,它就已经在家里等着我了。”老人说这些的时候,虽然面带微笑,但仍透出一丝忧伤。
“‘宝宝’喜欢到河里洗澡,每次它飞到河边洗澡一般20分钟就飞回家了。可是,有一次,过了半个小时也没有回来。我着急了,到河边去找它。找半天也没找到,一位妇女告诉我,她看见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把八哥抓走了。我的‘宝宝’很聪明,认识回家的路,说不定还会飞回来的。”毕德纯老人眼含热泪地说。从此以后,他每天天刚亮就提着鸟笼到河堤边寻找‘宝宝’,期待它飞回自己身边。可是,每天他都是失望而归。“它一定是被别人关到笼子里出不来了!要不然它一定会回家的!从来没有被关到笼子里的‘宝宝’一定会伤心,也不知道它能不能适应被囚禁的生活!”老人担心地说。
他苦苦寻找了一个月,也没有找到“宝宝”。为了纪念这只八哥,以后,毕德纯养的八哥都起名叫“宝宝”。
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毕德纯老人养鸟与别人养鸟还有一个不同之处。一般养鸟人因为害怕笼子里的鸟儿受到惊吓,总是会提着鸟笼到人少的地方,而且一般不让别人亲密接触自己的爱鸟。而毕德纯老人喜欢带八哥到人多的地方,非常大方地让孩子和八哥玩,让别人尽情与八哥合影。
“人老了要会自找乐趣,不要等着儿女给你安排。”毕德纯老人说,“儿孙也有他们每天奋斗的目标,有他们忙碌的事情。老人如果自己找到一个乐趣,就不会感到寂寞,就会每天很快乐,身体自然也会很好。”
毕德纯老人说,养八哥给他和老伴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就像家里又多了几个小孩一样。
毕德纯老人从不吝啬将这份快乐传递给大家。“我每次看到有小朋友喜欢,就让‘宝宝’飞到小朋友胳膊上,看到孩子那纯真的笑脸,我心里也很高兴。还有一些年轻人喜欢和‘宝宝’合影,喜欢和我聊天,我都很高兴。我不喜欢和一些喜欢抱怨的人聊天,人不能那么多抱怨,要多想点快乐的事情,多和年轻人聊聊天,感觉自己也有了活力。因为‘宝宝’带给大家快乐,我也更快乐了!”毕德纯老人说。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毕德纯老人说完,提着鸟笼准备回家给“宝宝”喂食。夕阳下,81岁毕德纯老人的背影,让人看到了充满快乐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