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杨 光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故障呈高发态势,电梯运行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新的关注热点。在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建议,我市要加强电梯公共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现状:电梯问题多
过去的两年,国内有关自动扶梯和电梯事故的消息屡见媒体,事故让不少人直呼“恐怖”。而近年来,我市也发生过多起电梯事故,所幸未酿成大祸。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在用电梯总量近4000台,越来越多的电梯如果维护不及时,就很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生命的潜在威胁。
人大代表路文华调研后认为,电梯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许多住宅小区存在部分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维护管理不善、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渠道不畅通,以及老旧电梯逐步增多、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电梯困人等故障较多等问题。
人大代表宁雅秋认为,电梯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电梯超负荷使用,尤其是新建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常出现此类问题;二是小区物业管理不当,维保质量不高,致使电梯带病运行,且发现不及时;三是电梯使用数量逐年增加,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四是对电梯使用、保养知识宣传教育不够。
建议:加强电梯安全管理
为了让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人民群众不受电梯事故的影响,市人大代表蒲红迎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梯使用、管理有关情况的调研分析,出台相应文件,规范管理、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开发商、高层建筑使用单位要严把电梯质量关,防止质量差的电梯进入漯河市场。
人大代表宁雅秋建议,要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电梯安全运行情况经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电梯管护人员的培训,提升管护维修能力。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责任单位、小区业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市民正确使用电梯的自觉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市电梯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大检查。大检查要有具体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不留死角,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