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书摘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3月3日 星期

安魂


《安魂》

周大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

□周大新

宁儿,爸爸怎么也想不到,从2008年8月3日这天起,就再也见不到你了。

8月3日,这是我们家最黑暗的日子。

从这天开始,你与我们便被彻底地隔开了。爸妈再也看不见你穿着背心在篮球场上打球,再也看不见你穿着毛衣在电脑前上网,再也看不见你穿着羽绒服在雪地上嬉闹,再也看不见你光着膀子靠在床头读书了……

我们和你真的不在一个世界上了!

8月3日,这是我和你妈痛彻心扉的日子。

从这天开始,我们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再也听不到你在厨房门口喊叫:爸,开饭!再也听不到你在书房里对我的抱怨:爸真笨,在电脑上就只会打字。再也听不到你同我们常开的玩笑:老爸,老妈,再支援我点钱……

生死界河,已永远地把我们分开了。

上天为何要将一个29岁的生命决绝拖走?

我们没有做过任何该遭惩罚的事。

凭什么要给我们这样的回报?!

这有违常理!

这不公平!

爸爸,平静下来,接受事实吧。我已经离开了人间,再也回不到你和妈妈的身旁。你要让自己尽快接受这个结果,必须适应我已不在的现实。你和妈妈要慢慢把对我的感情往回收,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期待,学会在筹划生活时别再把我算进去。不能总是伤心、抱怨、难受,那对你和妈妈的健康无益。医学已经发现,过度悲伤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你和妈妈要警惕。人生就是一个向死的过程,我的人生过程不过是缩短些罢了。缩短些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你想想,假若我再多活几十年,你尝过的那些生存压力之苦、撑持家庭之苦、人生奋斗之苦我不也要去一一品尝?少尝一点人生之苦又有何不好?你可以这样想:另一个世界也需要年轻人,让我儿子早点过去是天国之神的一种眷顾。如此想你可能就会好受点。人们面对自己的亲人死亡时,不难受的几乎没有,能想通的很少,抱怨造物主的也有很多,但他们最后都不得不平心静气。这是因为,大家最终都承认,造物主在死亡这个问题上真正做到了公平,他不收任何人的贿赂,不循任何私情,不给任何人额外照顾,不让任何人的细胞端粒完全停止变短,没有让任何人免死,大家的结局都完全一样。不同的只是谁早到终点谁晚到终点。既然都要到终点,晚到终点就一定比早到终点好?同一代的人可能还彼此比比谁早到谁晚到,过几代以后,就没谁关心你到的早还是到的晚了。想开吧,爸爸。你说过你不是有雄心有霸气的男人,不是有权利有势力的男人,不是有钱财有风度的男人,但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你现在就应该坚强起来,撑住我们这个家。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就教我学说“再见”这个词,现在该是我提醒你要对我说“再见”了,爸爸,再见了,请劝告妈妈也对我说“再见”吧,再见了,再见了……

孩子,哪还有再见呀?我能去哪里和你再见?回河南邓州老家?去南阳、西安、郑州你读过书的学校?到山东济南咱们住过的军区大院?还是就在北京万寿路上?不可能了,爸爸、妈妈永远见不到你了,见不到了!明代的吕珅说过:人“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

我们这是永别!

没有谁还能让我们再见了……

选摘自《安魂》

★著名作家周大新的《安魂》被称为“一个失独父亲的泣血之书”。《安魂》是一对父子两个灵魂坦诚而揪心的隔空对话。总体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回忆儿子周宁生前之成长;下半部分则是儿子周宁进入天国之后的哲人思想与精神锻炼。父亲在对话中回视自己的人生,发出痛彻心扉的忏悔;儿子在对话中细说自己对死亡的体验,告知天国的奇异图景。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