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3月7日 星期

看错课程表未按时上课 74岁老教授当众做检讨


3月3日那天,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胡燕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胡燕并不在现场,这是好朋友韩晓云上课时亲历的课堂。

教授做检讨,从未见过

“教授向学生自我检讨,从来没有遇见过!”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15级研究生胡燕说。其实并不会有人怪罪,然而他却郑重其事的向同学们道歉,使得同学们震惊,不可避免的有些感动,更有种对老教授的崇敬。

3月3日,周四,王老师特地早到教室,等所有同学到齐,他摊开事先准备好的检讨,自言旷课事件使他“羞愧难当,无可弥补”。 在现场上课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韩晓云说,王老以前上课从不迟到,讲课时伴以板书,往往能把晦涩难懂的文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讲授给大家。

王教授说,责任感是底线

“错了就是错了嘛,就应该认错接受惩罚!”王万森教授的老伴儿说。与此同时,王老不好意思地笑着,“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个样子,要承认错误,剖析自己。”

王老在检讨信里写着:“我从教五十年,把上课作为铁的纪律,雷打不动的要求自己。这是教员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员的光荣,教师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堂课上好。”作为老师,王老讲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重要,而老师就是“言传身教”。

把“满满一杯水”传递给学生

“王老师的检讨邮件被电脑自动屏蔽了,可能电脑都不想让我看到老教师会犯这样的错误。”山东师大文学院院长杨存昌玩笑道,“这是一封感人的检讨书。”

杨存昌介绍,王万森教授已经在去年年底退休,此次上课是被返聘回校任教,而王老却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不避讳地讲,这是一次教学失误,会依照学校的相关制度处理。“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偶然的教学事故,彰显了一位老教师的人格风范,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杨存昌说。

教师不是神,也会记错时间,王老在没有责任必须尽义务的责任下承担了课程,上一节课,可能准备了三十年,满满一杯水在王老这里,传给学生时还是满的,这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

王老言传身教,对在职教师和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师范生们意义深远: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怎么做老师,是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据《齐鲁晚报》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