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聚焦全国两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3月10日 星期
全国政协举行记者会 五位委员就看病难、择校热等社会民生问题作答
肾移植将纳入大病救助


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举行“惠及民生共享发展”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范小建、胡晓义、李卫红、刘长铭围绕看病难、择校热等百姓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谈看病难

两会后将调研“看病难、看病贵”

针对记者提问“看病难”问题,黄洁夫委员称,医改从2009年启动,至今已有7年,每年都是两会的热点话题。

黄洁夫坦言,尽管7年来,医改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跟老百姓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缓解,“最近几天有很多政协委员对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我想好的意见政府一定会采纳,可能有些意见比较尖锐,但是这些政协委员都是希望医改能成功。”

“我们想了解各个地方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措施来推动医改。”黄洁夫分析,看病难的原因主要是优良的医药卫生资源在中国不足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我们有很多医院,有很多社区医疗所,但是很多都没有人去,都涌到大医院来,大医院是一票难求,小医院是门可罗雀,优良的资源不够。城市和农村分布相当不均匀,这样造成人民群众看病很难。”

黄洁夫透露,今年政协调研题目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由三个副主席带队,两会后动身。

谈器官移植

肾移植将纳入大病救助

黄洁夫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宣布了今年1月1日开始,公民捐献才是唯一的合法器官来源渠道。

去年,老百姓死亡后捐献器官达到2766例,近8000多个器官,再加上亲体捐献,差不多近3000例。因为器官来自于医院,所以器官质量大大改善,去年一年的成活率是历年来器官成活最好的一年,成为亚洲器官捐献最多的国家。

去年10月全球器官捐献会议全票通过中国加入世界器官移植大家庭。在全球器官移植超万人的会议上决定,今年10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器官移植大会。

当器官来源变成公正透明以后,这就是社会互相依赖的事业。现在很多病人是交不出钱,不能做器官移植手术。为了保证公平,我们绝不能有经济门槛,因为很多捐器官的是穷人,他捐了器官,但如果他的亲人不能享受移植,这就不公平,所以已经在制定相关政策。

首先将肾移植纳入大病救助政策,逐步扩大到肝移植,心移植,肺移植等。器官移植在其他国家都是纳入基本医疗。器官移植成为老百姓享受的服务,很快就要到来。

谈择校热

应更注重改善家庭教育品质

“刚开会时,一个记者问我说你对于40多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怎么看,我给婉言谢绝了,但是今天躲不过去了。”针对择校热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刘长铭认为,择校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后,人们对于生活的品位、质量,对于精神文化就要提出新的需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可以理解。

刘长铭认为,择校热更多发生在低幼年级家长中。“如果是我,会把更多的精力,包括家庭的财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这里头包括带孩子做各种活动,开拓他的兴趣。我觉得家庭教育应该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品格、性情、兴趣,开阔他的眼界,开阔他的胸怀,使他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当中。其实有很多事例证明,家庭教育是决定这个孩子未来职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刘长铭说,针对一些优质学校建分校问题,这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举措,总体上是成功的,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扩大,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刘长铭建议,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兴办民办教育。

“要把蛋糕做大,我们还应该做出各种口味的蛋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公办的教育应该不断地推进公共教育资源的标准化配置,而民办教育更多地向社会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我相信我们把蛋糕不断做大和做出各种口味的蛋糕,择校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我们的教育会逐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据中新网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