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日上午闭幕,并对《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等在内的八个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记者3月15日上午获悉,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意见,对《纲要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共拟修改57处,增加了包括“推行电子发票”“保障医疗安全”“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等内容。
提出“公共场所禁烟” 新增“培养儿科医生”
根据人大代表意见,《纲要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了降低烟草危害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
2015年北京实施史上最严“禁烟令”,全市“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调查显示,控烟条例实施后,北京公共场所无烟环境明显好转,吸烟者人数、烟蒂数量均大幅减少。公众对控烟满意度由42.26%提高到81.3%。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儿科医生存在较大缺口的问题,《纲要草案》中除了提及实施全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还增加了实施“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的内容。 在《纲要草案》中还在“加强妇女扶贫减贫、劳动保护、卫生保健”后,增加加强“生育关怀”的内容。
七座城市将新建国际航空枢纽
根据政协委员意见,《纲要草案》在明确“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的同时,增加了“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的内容。《纲要草案》在提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新增了“保障医疗安全”的内容。并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修改为“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七座城市将提升原有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升级”为新建国际航空枢纽。例如审议期间,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将四川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希望国家层面支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新机场)建设,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航空枢纽。
根据人大代表意见,《纲要草案》将“提升哈尔滨、深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机场国际枢纽功能”修改为“加快建设哈尔滨、深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国际航空枢纽”。据新华网
拟修改、增加和删除调整的部分内容
修改
《纲要草案》专栏1内的“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指标的2015年实现情况,由“3.8亿人”修改为“3.77亿人”。
专栏2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2020年目标,由“5000万人”修改为“>5000万人”。
将“开展京津冀等区域地下水修复试点”修改为“开展京津冀晋等区域地下水修复试点”。
将“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修改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修改为“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
将“降低烟草危害”修改为“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
将“全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修改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
将“强化企业信用监管”修改为“强化企业信用依法公示和监管”。
增加
在专栏2中补充“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的2015年基数“39.9%”,相应增加了5年累计数“5.1”。
在“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后,增加“推行电子发票”。
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前,增加“推进公铁水及航空多式联运”。
在“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后,增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后,增加“保障医疗安全”。
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后,增加“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
在“加强妇女扶贫减贫、劳动保护、卫生保健”后,增加“生育关怀”。
在“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前,增加“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
在“推动全民阅读”后,增加“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删除
删除“建立保险费补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