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朱 红
刘五银、曹翠平都是残疾人,他俩的儿子刘金琪今年13岁。原本,一家人的生活,靠低保和刘五银修鞋、修拉链的收入维持。
天有不测风云。3月11日,刘五银突发心脏病去世,这对曹翠平、刘金琪母子俩无异于晴天霹雳。同时,上万元的安葬费用难住了他俩。
人间处处有真情。
得知他们家的境况后,网友伸出了援手,给曹翠平治病的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献爱心,刘金琪的老师、同学及其家长等人,也给他俩捐款……
截至昨天下午,市实验中学募集的捐款已超过10万元。
不幸:父亲突发疾病去世
3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辽河路中段公租房小区,曹翠平家狭小的客厅放着一张床,床头挂着一家三口的合影。旁边,是刘金琪的奖状。
“2月份我住院做手术的时候老刘就不太舒服。为了省钱,他一直在附近诊所输液。最后几天几乎都没吃饭,但他还坚持着去出摊。3月11日早上,老刘难受得实在坚持不住,就去沙北医院拿了一些药,然后又去沟张农贸市场出摊。”曹翠平告诉记者,当天上午10点多,她打电话喊丈夫回家吃饭。他回来吃了一碗泡面后,就躺在床上喘粗气。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胸口疼得实在难受,就挣扎着起来去医院。
曹翠平说,她想打“120”叫救护车,但丈夫不让,强撑着骑电动三轮车去了沙北医院。她不放心,让儿子骑车跟着丈夫。
刘金琪说,到医院后,父亲还能自己行走,但胸口难受得厉害,对着护士直喊“快给我扎针、快给我扎针!”
医院医护人员检查后,说没有条件医治。刘金琪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几分钟后,市二院救护车赶来。但是,到市二院后没多久,刘五银就昏迷过去,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3月14日,刘五银的遗体在漯河殡仪馆火化。骨灰暂时存放在殡仪馆,等待日后入土为安。按照相关规定,他们一家是低保户,除了寄存费用,其他都免费。
网友:鼓励小金琪做生活的强者
父亲病逝却无钱安葬,3月13日,刘金琪通过表姐在网上借助“轻松筹”求助,计划筹款3万元。
“我叫刘金琪,今年13岁,家住辽河路刘窑村,是漯河实验中学八年级学生。家里生活贫困,全靠爸爸一人在沟张农贸市场摆摊和低保金生活。2月18日,妈妈双骨头坏死做手术,虽然医院减免了部分费用,但还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3月11日,爸爸心脏病突发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个帖子,许多网友看后潸然泪下。
3月15日下午,记者看到刘金琪的求助帖已经被网友分享1254次,筹款额达到30016.24元。
记者看到,网友们不仅捐款,还留言鼓励刘金琪。网友“心如止水”留言说,人多力量大,大家都会帮助你的;你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
我市网友“李如东”告诉记者,他十分同情曹翠平、刘金琪母子俩的遭遇。他已经和朋友约好去看望他俩。
医院:上门为金琪妈妈检查身体
3月13日,得知刘五银家的情况后,郾城区残联副理事长李琦磊和康复部部长张小青多方协调,将一笔救助金送到曹翠平手中。
3月14日下午,漯河医专二附院工作人员和该院骨六科专家来到曹翠平家中。
骨六科主任李付彬医生认真检查曹翠平身体后,建议她多休息,感觉不舒服就联系他,他们会上门复查。
李付彬说,只要曹翠平有需要,他们还会安排医生上门服务。
漯河医专二附院的医护人员还给曹翠平母子俩捐款4000多元。
“我的孩子和刘金琪是同班同学。知道他家情况后,我们医院组织了一次捐款,有的通过网络红包转账,有的直接给现金。”漯河医专二附院的张女士说,有的人身在外地,就让别人先垫钱。
3月14日,张女士将4000多元现金交给曹翠平,并把医护人员的网上捐款转给了刘金琪的班主任许灵敏。
学校:募集的捐款超过10万元
3月14日上午升国旗时,市实验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给刘金琪献爱心的倡议。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期望帮助刘金琪渡过难关。学校的环卫工、校门口小卖部的商户,主动找到老师要求捐款。截至昨天下午,爱心捐款已经超过10万元。
刘金琪的班主任许灵敏告诉记者,一名学生中午回家给家人说了这件事后,他们一家人都捐了钱,让孩子带到学校。还有一位同学,把近一年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学生们很有爱心,家长们也很支持。”许灵敏说,学生和家长们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市实验中学团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准备以刘金琪的名义建立一个账户,供他上学、给他母亲看病、给他父亲购买墓地。善款来之不易,每一笔花费都会进行公示,任何人不得占用。
3月15日上午,刘金琪回到学校拿作业本,准备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他走到讲台上,给同学深深鞠了一躬。同学们齐声说:“金琪,快点回来上课,我们想你。”
对于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曹翠平、刘金琪母子很感动。
刘金琪满含热泪地说,大家的爱心他都记在心里,会珍惜大家捐献的每一分钱。有了能力,他也要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