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17日 星期
68岁老汉李东林带着偏瘫老伴卖菜——
“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不放心”
众多市民买“爱心菜”,想让老两口早点回家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在郾城区许慎农贸市场,一位老汉一边卖菜,一边照顾偏瘫的老伴。此情此景,许多市民看后很感动。如今,许多市民每天专门买这位老汉卖的菜,想让这老两口早些回家,少受点累和苦。

老汉带着偏瘫老伴卖菜

3月16日,记者来到市区龙塔路与许慎农贸市场交叉口。带着生病老伴卖菜的老汉,是68岁的李东林。

菜摊前,放着零散的葱和几捆香菜,一个编织袋里装着菠菜。旁边机动三轮车上,有几捆葱,还有斜躺在车里的李东林的老伴徐培。徐培身上盖着一个被子(如图)。

李东林家住郾城区龙城镇李湾村。“六七年前,她走路时摔倒了,当时她感觉没什么,我们也没在意。后来她又摔倒了,嘴还有点歪,就马上送到医院。”李东林说,“当时花光了积攒的钱,还借了不少,可还是落下了偏瘫后遗症。”

每天,李东林老人得给老伴擦洗、换尿布、喂饭。晚上睡觉时,他要时不时看看老伴有没有尿裤子。

“俺俩辛辛苦苦过了一辈子了,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不放心。早晨带她出来前换上尿不湿,担心在外面不方便。到中午12点多,我带着老伴回家吃饭,下午去批第二天要卖的菜。”李东林老人说。

有市民每天买“爱心菜”

“她每天要吃药,光药这一项一个月都要花不少钱。没有其他营生,我只好卖菜挣点钱给她治病。”李东林说。

每天凌晨三四点,李东林就起床做饭、给老伴穿衣服。喂老伴吃完饭,他再把菜装到机动三轮车上,然后带着老伴从龙城镇赶到市区卖。

“以前经常在镇里的街上卖菜,这三年在这个市场卖菜。以前生意好,现在卖菜的人多了,有时候批的菜一上午都卖不完。”李东林说。

附近的商贩都知道李东林老人的辛苦。“我们也是常年在这儿摆摊卖菜的,都知道这老头子不容易。他平时去买饭、上厕所,我们都帮着照看菜摊和他老伴。”旁边卖香菇的大妈说。

有的买菜市民了解情况后,还好心地告诉李东林老人一些照顾瘫痪病人的经验。

记者采访时,有许多市民到李东林老人的菜摊买菜。

“我每天都买他的菜,菠菜每次都能买走一半,大葱都是成捆买。”一位饭店老板说,这两年他基本上都是买李东林的菜,而且从不与老人讨价还价,老人说什么价钱就是什么价钱。

“大家都买,菜早点卖完了,老两口能早点回家,不在外面受罪了。”附近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许多人,基本上每天都来买李东林老人的菜。

张阿姨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李东林老人的菜。

希望能办个低保

卖菜时,如果有人砍价,李东林感觉过得去就卖,斤秤给得也足。

“一些菜上午卖不出去就不新鲜。”李东林老人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李东林老人每公斤2元批发的菠菜,每公斤卖2.6元,除去折损赚不了多少。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李东林老人每天起早贪黑卖菜,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李东林老人有一个儿子,每天靠拉货挣钱,而两个孙子正在上学,花钱不少。李东林老人说,趁着还能干得动,每天出来卖菜挣点钱,能维持自己跟老伴的生活,也减轻儿子的负担。

“希望能给俺老伴办个低保,这样可以减轻一点压力。我也老了,干活、照顾她都有些力不从心。”李东林老人眼中充满了期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