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保健和治疗作用在数千年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强调因人施用、辨证施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有着出其不意的疗效。
近年来,中风病呈现出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病患者200万人,死亡人数达165万。每12秒即有一人发生中风病、每21秒有一个人死于该病,中风病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惊人的数据不断诠释着中风病正笼罩着越来越多的幸福的家庭。医生解释,中风病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中医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内结。发病之初,邪气鸱张,气血上菀,以标实为主,严重时可出现昏仆不语、半身不遂等症。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渐衰,以虚证为主。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遗传等都是中风病的易患因素。对于中风病患者及其家属最关注的治疗方法,中风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现代医学在中风病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并用、优势互补。中风病急性期除辨证应用中药、中成药,予醒脑开窍针刺等措施外,还会借助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和药物。而在中风病恢复期治疗中则会更加突出中医特色及优势。中医非常注重整体观,重视人体的统一性、整体性,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兼顾病人体质及其他合并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要从整体把握疾病病情,因人施治,采取个体化治疗。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物理治疗、足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疗,并研制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药自制剂。从而减少了脑血管病及并发症的发病,极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中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山东商报》
■简 介
宋颍民,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主任中医师,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地进修,擅长中医治疗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是河南省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112”人才。曾获得漯河市“十佳医生”,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漯河市优秀拔尖人才,漯河市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