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3月19日,是全球第十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为’蓝生活”。3月18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共青团漯河市委、市教育局、市环保局联合倡议,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免费送绿色盆栽植物、学生千人大签名、街头志愿者呼吁市民低碳出行……3月18日、19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院校和街头发现,广大市民学生纷纷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校园掀起节能风
3月18日上午,在漯河医专餐厅大门口,“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宣传条幅十分醒目。“环保节能是大趋势,节约用水、用电虽说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积少成多就很惊人了。”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王鹏和同桌在条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准备帮助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给同学们分发宣传页。
“今年我们社团会有150多人参加这个活动。”该校阳光环保社团负责人王昌普告诉记者,他们会组织全社团所有人在操场上观看环保大片,并宣传“地球一小时”。“我们都会参加!准时熄灯一小时!”旁边的社团成员纷纷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餐厅北边,100多盆色彩斑斓的盆栽植物吸引了很多学生。“这是卖的吗?”有学生问。“不是的,是免费赠送给你们的。”活动组织者彭雪阳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地球一小时”活动,他们学校团委特地准备了100多盆好看的盆栽植物免费送给学生,旨在唤醒更多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爱护,对低碳生活的认同。
志愿者街头宣传环保
3月19日上午9点,记者在市区长江路、大学路、海河路等多个路口发现,一群群身穿校服的“小红帽”正在路口不停地给过往路人分发宣传页。“我们今天组织了50名学生志愿者,来这个路口提倡广大市民节约能源、文明出行,号召大家从小事做起,真正践行‘为’蓝生活。”在太行山路和海河路交叉口,漯河四高学生志愿者组织者告诉记者。
市节能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当天我市共有4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多个路口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组织方以短信、微信等发给广大市民、学生家长,提醒大家在晚上关闭景观灯和一切不必要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