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郝河庆
见习记者 姚晓晓
家住召陵区万庄村的万四国、孟会平夫妇,勤劳肯干,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然而,妻子孟会平的一场大病,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四年多以来,万四国不离不弃,为妻子治病,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
妻子脑血管破裂
3月5日,记者来到万四国家,小院里湿漉漉的,晾衣架上挂着尿片和床单。屋里,万四国正为床上的妻子换裤子。见到记者,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会平起不了床,大小便都失禁了,下半身都没有知觉,刚把裤子又尿湿了,我给她换换。”万四国说。
50岁的万四国,头发花白。“本来我们家挺幸福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可是2011年10月,妻子突然晕倒了,医院检查是脑血管破裂。当时我就懵了,因为根本不知道脑血管破裂是什么。”万四国说。
妻子病倒了,但他不能倒:要为妻子治病。十几万的手术费用,不是一个小数字。他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又向亲戚借了钱,凑够了手术费。
手术很成功。虽然留下了后遗症,妻子的手脚都不太麻利,走路需要人搀扶,但医生说,坚持康复锻炼就会慢慢好转。
天天搀着妻子走路
在万四国的悉心照顾下,孟会平的病情有了好转。可是,病魔再次来袭。
“得这种病不能懒,我天天搀着她走路,锻炼她的腿,给她黄豆让她用手捏,锻炼她的手。”万四国说,“然而,2014年春节,她的脑血管再次破裂,比上次还严重,全身都失去了知觉。”
妻子在重症监护室,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可万四国不放弃。他跪在主治医生面前,求医生把妻子从救回来。
“那次妻子在医院住了11个月,花了32万。虽然把命保住了,可是会平全身没有知觉。”万四国说,“我知足了,起码我可以照顾她,让她慢慢恢复,一切有了希望。”
没有她,家不完整
孟会平床头的灯光比较昏暗,床边还有一圈伸手就可以抓到的栏杆。
“会平每天大多数时间在床上躺着,光线弱点不刺眼。医生说要多做康复训练,我就做了这些栏杆,让她抓住锻炼。现在,她的左胳膊有知觉了,努力也算没白费。”
孟会平常年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一切都要万四国照顾。万四国总是耐心地给她喂饭喂药、擦洗身体。
邻居赵桂娥谈起万四国的时候声音哽咽:“一个大男人,天天洗衣做饭、照顾妻子,俺看着都可感动。别看会平天天在床上躺着,四国给她收拾得可干净。”
“我现在也没其他想法,就想着把会平照顾好。一起过几十年了,没有她俺这个家就不完整。”万四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