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3月25日 星期

废弃铁路线 成了“拦路虎”
记者调查 废弃铁路线影响通行
一位女子推着电动车过铁轨。
废弃道口阻挡了人行道。
一段废弃铁轨内,居民种上了菜。
废弃铁轨附近道路坑洼不平。

我市交通路、人民路、解放路、泰山路等路段有一些铁轨,这些铁轨延伸到各个企业,并连接着京广线。曾经,大量物资通过这些铁轨转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一些企业已经转型,厂址被置换或者已经搬迁,部分铁轨废弃,铁路道口也成了障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市民多次向本报反映,这些当初的城市“动脉”,如今却成了城市“拦路虎”“绊脚石”。近日,记者对一些废弃铁路线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3月23日,记者来到市区湘江路与交通路交叉口南100米处一个废弃铁路道口。记者看到,这里两条铁轨“横卧”在马路上,铁轨两侧铺满了条石,铁轨附近路面坑洼不平,车辆通过时会大幅度颠簸,而骑车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摔跤。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也被道口的隔离栏阻挡,行人只能和机动车抢道。

“我在这里修车20多年了,这条铁轨以前是‘一机部’铁路专线,但已经荒废两年多了。”在道口边修车的闫先生告诉记者,以前铁路专线连接着“一机部”仓库,运输钢材、粮食、煤炭等物资。荒废后,交通路西段铁轨已经拆除,只剩下交通路道口和东面的铁轨,道口两侧还留着道口房和扳道房,道口两侧的栏杆和护栏等设施还在,但却成了障碍物,影响通行。

交通路东侧铁轨通过的巷子叫华南里东巷,这里住着不少居民。居民牛玉森告诉记者,这条铁路修建于1991年左右,当时为了修铁路,附近居民还主动拆掉房屋让出空间,但铁路荒废后,却没有任何单位管理,如今铁轨内都被居民种了菜。

“铁轨不拆除,我们的这条巷子的路也没办法硬化,路面凸凹不平,没有铺设下水道,常年积水,居民苦不堪言。”居民张全忠告诉记者,每到下雨的时候,路面积水20多厘米,居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一不小心就会摔跤,经常有老人摔伤住院。

市民反映 经常有人在道口处摔跤

有居民向记者反映说,市区解放路北段的中央储备粮漯河直属库已经搬迁,从院内出来的铁轨途经解放路和人民路,分别有两个道口,现在已经废弃,希望相关部门能抓紧时间拆除。

3月23日下午,记者在人民路铁路涵洞东侧看到,这个道口两头已经被堵住,铁轨高出路面不少,并且坑洼不平,来往行人和车辆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摔跤。”一位路人张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解放路中央储备粮漯河直属库,看到院内建筑已经拆除。大门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铁轨去年就已经不再使用,目前院内的铁轨已经拆除,院外的不知道该咋办,就遗留下来,等待统一规划处理。

“我们每年在这些废弃道口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很差。”召陵区天桥街道相关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为了“两城同创”工作,天桥街道经常组织人力清扫废弃道口,但这些地方坑洼不平,还经常有人乱倒垃圾,很难管理。

“解放路大桥即将通车,届时解放路将成为我市交通要道,但这条路上道口比较多,应该尽快拆除废弃铁路线,让道路畅通。”家住万祥街的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铁轨两侧的柏油路面经常会被挤凸出来,车辆通过都会颠簸,这也带来很多交通安全隐患。

人大代表 拆除废弃铁路线还路于民

源汇区人大代表赵国锁关注废弃铁路线已经两年多时间了,今年我市两会期间,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提交了关于改造废弃铁路道口的建议。

“市区这些铁轨都是企业铁路专用线,是上世纪修建的,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赵国锁告诉记者,当时公路货运不发达,且成本很高,普通货运适应不了需求,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率,一些大型企业纷纷自设铁路,并配备了专门人员来负责铁路运输的运营。这些铁路专线的所有权也属于所在单位。

赵国锁说,这些铁路专线历史悠久,在当年输送了大量物资,给漯河带来了机遇和繁荣,丰富了漯河的历史。最初建设的铁路专线都在城市外围,道口对大家出行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扩大,如今这些道口已处于居民集聚区,道口处路况差,通行困难。

“修建铁路就像铺设燃气管道一样,需要向市政部门报批,占用的也是公共资源,部分已经废弃的铁轨就不应该再影响市民通行。”赵国锁说,废弃的铁路线占用不少城市道路资源,使平整的马路变得坑坑洼洼,车辆通行缓慢,人行道也被护栏截断,行人和机动车不能分流行驶,通行不顺畅,成了出行的“绊脚石”。如果拆除废弃铁路线,就能让更多车辆顺利通行,城市交通更加完善。市政部门应该把道口拆除,根据城市道路标准进行修复,还路于民。

部门回应

权属单位应做好善后

昨日,漯河铁路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查证,市区有三处废弃铁路线,分别位于交通路与湘江路交叉口南、人民路涵洞东侧、解放路与人民交叉口北,这些废弃铁路线是企业自行铺设的,产权及营运都归这些企业负责,权属单位应该做好善后工作。

漯河市市政管理处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说,对废弃铁路线管理不太清楚,市政管理处只对市区主要干道路面进行管理,铁路线不属于市政管理处的管理范围,也不清楚该如何管理,但道口边上的路归市政修整。

干河陈乡政府湘江中路社居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湘江路与交通路交叉口南100米处的这处废弃道口和铁轨归开源集团管理,但记者未联系该单位相关负责人。

探讨

如何利用废铁轨资源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对漯河的铁路历史也很有感情。“京广铁路穿过漯河,也给漯河带来了不少机遇,如果把这些废弃的铁轨利用起来,建设铁路文化公园,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能和沙澧河风景区串联起来,增加漯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这也未尝不可。”市民李先生从小在铁路边长大,对铁路有特殊的感情,他认为这些废弃的铁轨浪费了很可惜,拆除后可以打造成另一种形式的城市景观。

“我国有些地方就有铁路主题公园,还有一些饭店购买退役的绿皮火车,用来改成餐厅,这都是废物利用的形式,别有一番风味,我市也可以尝试一下。”赵国锁告诉记者,废弃资源进行再利用,对废弃铁轨来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清理废弃道口,方便市民出行,对我市的“两城同创”工作也大有裨益。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