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辉)脸膛红红的,眼睛炯炯有神,腰杆笔直,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近日,今年68岁的王美玲老人向记者描述起一位故人。几十年了,她渴望再见到这位故人,向他问声好,了一桩心愿。
信物被盗,两人联系中断
王老太所说的这位故人叫孙卫民,今年已经70多岁,漯河市人。
50年前,俩人相识于开封。那时候,王老太年仅18岁,在开封居住。孙卫民当时在一个叫开封市南关飞机场的部队服役。
经过一位街坊大哥的介绍,两个人见了面。这位兵哥哥高大魁梧的模样,立即吸引了王美玲,至今老人还能记得他的样子:“个头高高的,脸堂红红的,眼睛炯炯有神,腰杆笔直,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
“当时部队有规定,战士不能随便谈恋爱。”王美玲说,经过一段接触,俩人有了好感,孙为民偷偷送了她一个手帕,还写了一封信,让她到自己的漯河老家,见见母亲,看看俩人合适不。
王美玲就和一个亲戚坐火车从开封来漯河,可是下了火车,发生了一件让她意想不到的事,她的口袋被小偷割开,那个手帕和那封信被小偷偷走。
信物没了,王美玲也没有找到孙卫民的家,兜里也没了钱,亲戚就让她暂住在自己家。
后来亲戚给王美玲介绍了个对象,她就嫁人生子落户在漯河。
“其实,当时信物丢了之后,我可以给开封的亲戚再联系联系孙卫民,但是当时通讯也不发达,孙卫民也换防了,所以联系就中断了。”
50年后,她想找到他
几年前,丈夫不幸去世,儿女又不在身旁,王老太就在漯河的一位亲戚家生活。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开始回忆往事,老太太也不例外。前段时间,已68岁高龄的她突然想起这位故人,就特别想找到他,看看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老太太说,当初俩人也只见了几面,只知道孙卫民是漯河人,他的父亲叫孙战发,过去经营过染坊生意,家有老母亲和一个兄弟,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为了找到他,老太太也是多次找到郾城区沙北办事处嵩山社居委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帮她打听了一下,线索也不是太多。
实际上,王老太太也非常明白,时隔多年,孙卫民肯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她找孙先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向他问个好”。
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有孙卫民的消息,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