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杨 光 于文博
图/本报记者 杨 光
金边眼镜、黑色衣服,头发一丝不乱,耿成印看上去文质彬彬,沉稳坚毅。74岁的他爱好文学,写过许多小戏剧本,更曾历时9年,写成一万五千多字的剧本《舍夫救弟》。
与戏结缘60年
与耿成印老人见面是在舞阳县马村乡杨村。3月28日,耿成印作为乐队成员,正和一些朋友在该村演出,演的剧目中就有耿成印写的小戏。趁着休息时间,记者在舞台后场采访了他。
耿成印74岁,身材较瘦。耿成印告诉记者,他与戏曲结缘已经60多年了。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跟着大人四处听戏,还自学了板胡。16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经济困难,他辍了学。熟人介绍下,他进入舞阳县剧团拉板胡。
耿成印喜欢剧本台词,对每一部戏的剧本都反复研究,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因为好学和努力,到剧团不久,他就成了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1961年,剧团将他送到许昌戏校进行专业学习,使他受到了系统的戏曲写作教育,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文字剧本,还学会了如何谱写腔调。
“就是因为专门学习过,后来才能自己写戏。”耿成印说,直到现在,他都特别感谢当时的剧团领导。
1965年,因为严重的胃病,耿成印不得不离开他喜爱的剧团工作,到一所学校教书。1969年,耿成印被调到平顶山的煤矿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
“虽然不在剧团,但是只要有空,我就会把以前的剧本、书拿出来看看,对于新戏,也特别关注。”耿成印说。
编写《舍夫救弟》剧本
退休后,耿成印有了更多的时间,在他心里一直存在的写作梦开始发酵。
“从一开始接触戏曲,我就特别喜欢剧本,一直想写一部属于自己的戏。”耿成印说,以前因为能力和时间的限制,他的创作梦一直没能实现。退休后,他拿起纸、笔,开始创作。
“一开始写的都是小戏剧本,比较短,多取材于一些生活琐事,主题大多是劝人向善。”耿成印说,2007年,老伴病逝,他从平顶山回到老家舞阳县文峰乡冯岗村。而在2006年,他开始写第一部完整的戏曲剧本《舍夫救弟》。
《舍夫救弟》一万五千多字,共有九场,讲述了明朝末年,民妇方素贞深明大义,为帮助小叔子洗刷冤屈,智拿真犯即自己丈夫的故事。
2007年写出草稿后,耿成印请多位专家帮忙查看,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2015年11月,剧本经五次修改后定稿。
《舍夫救弟》里面有许多方言,人物语言也生活化。耿成印告诉记者,故事是他在平顶山工作时听一位老人讲的。他在听来的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赋予其新的意义。
“为了写剧本,我搜集了不少资料,包括明朝的一些历史资料。写了改,改了写,下了大功夫了。”耿成印说。
“有灵感就会写下去”
定稿后,耿成印就想把《舍夫救弟》搬上舞台。为此,他一边找演员一边筹措资金。“我从平顶山回来以后,组建了一个小剧团,这为我将这出戏搬上舞台提供了很多便利。”耿成印告诉记者,为了降低支出,他将自己家的院子作为排练场地。演员中午无法回家,他就免费为大家提供午饭。
几年前,耿成印又找了一位老伴。老伴对戏曲也十分痴迷,年轻时是一位戏曲演员。“我老伴叫冯玉莲。我现在做的事情,她特别支持。演员在我家排练时,老伴就成了‘后勤部长’,忙前忙后。”耿成印说。
“资金少、排练不顺利,我一度想放弃。后来老朋友鼓励我,政府部门看到我的剧本后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我这才能坚持下来。”耿成印说,如今,《舍夫救弟》不仅他的剧团演,其他民间剧团也演。每次看到别人演自己写的戏,他都特别激动。
除了《舍夫救弟》,耿成印还编写了《一台收录机》《人要良心树要根》《同爱一枝花》等小戏剧本。
目前,耿成印正在编写《谎缘》:一部有关爱情的讽刺喜剧。“只要有灵感,我就会写下去。”耿成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