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4月1日 星期

发微博规劝不文明也是文明之举


□朱 丹

近日,网友“老人长春”发布了一条微博,对一对情侣在御花园内的栏杆、灯柱、地砖和树上留下“爱的宣言”一事进行了批评,他说:“如果你们看到了爷爷的批评,能回到这里把污迹擦掉吗?”(3月30日《新文化报》

在景区公园乱刻乱画一直是很多地方的旅游顽疾,也是一些国人的文明素养缺失的体现,这种行为不仅不文明,也严重破坏景区设施,很多时候,人们都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是如何劝阻这种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注重文明,很多人的做法却值得商榷。

劝阻别人也是一项技术,也需要理性文明的态度和方式,否则,不仅容易适得其反,还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和矛盾,可是在看到不文明行为时,一些人往往会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站出来粗暴的指责;也有人会对这种行为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粗暴指责,无疑会对刻画者造成伤害,甚至会引发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无法达到强化文明的目的;而置之不理却纵容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看到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如何劝阻,成为摆在很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今,这位老人看到不文明行为不是直接粗暴斥责,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理性地通过微博呼吁刻画者进行清理改正,这种委婉劝阻不文明行为的行为,值得点赞,不仅起到了提醒人们讲文明的目的,也收到了擦掉污迹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乱刻乱画固然为人不齿,是严重不文明行为,但是对待这种不文明行为却不能“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用不文明方式对抗不文明行为,理直气壮地粗暴指责,不仅让人难以接受,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文明地劝阻同样属于不文明行为,与之相比,委婉地指出和提醒,往往要比粗暴地指责和训斥更令人容易接受,也更能起到预期效果。

(请本版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