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4月1日 星期
捐献丈夫器官救助4名重症患者
漯河籍女医生 获评“荆楚楷模”

张瑞瑞和丈夫的合影。(张瑞瑞供图)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 见习记者 姚晓晓)3月25日,经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推介、评选,2016年3月“荆楚楷模”上榜人物名单揭晓,襄阳市中心医院医生张瑞瑞和丈夫靳军华双双入选。让漯河人民引起自豪的是,这名感动荆楚大地的妻子,却是咱地地道道的舞阳人。“他的心脏还在跳动,肾脏和肝脏还在工作,只是换了种方式,在这个世界继续活着。”3月30日,记者同远在襄阳市的张瑞瑞取得联系,倾听她和丈夫感人的故事。

捐献器官救助4名患者

2016年1月17日,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工作的医生靳军华,出门途中被一醉驾司机驾车撞成重度脑外伤昏迷。直至2月3日下午,36岁的他一直未能苏醒,被诊断为脑死亡。而同样在该医院当医生的张瑞瑞,早在丈夫生前两人就不止一次谈到生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死后把器官捐出来更有意义。为了完成丈夫生前的心愿,张瑞瑞决定捐献器官,使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延续。

2月4日上午,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靳军华被送到武汉同济学院,接受捐献器官的手术。2月5日,靳军华的心脏被送达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成功移植到一名60多岁的患者体内;他的肝脏与两个肾脏也在同济医院成功移植到3位均为30多岁的患者身上。他将生的希望延续给了4名重病患者。

靳军华和张瑞瑞的义举,经当地媒体宣传报道后,感动了古城襄阳,继而传播到荆楚大地。3月2日,襄阳市相关部门分别批准授予靳军华和张瑞瑞“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青年道德楷模”“襄阳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3月25日,张瑞瑞和丈夫被湖北省评为“荆楚楷模”。

让其他家庭完整起来

张瑞瑞,今年31岁,是舞阳县侯集镇大岗村人,父母都在老家。作为舞阳一高的优秀学子,张瑞瑞是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届本科生,后考取武汉大学攻读研究生。而正是在郑大的五年间结识了丈夫靳军华,与其相识、相知、到相爱。研究生毕业以后,两人双双考取到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工作,后来在襄阳市成婚安家,现在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

“由于都是学医的关系,对于生死我们都有自己的认识。我和军华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会经常谈论生死的问题,在军华眼里,人难免有一死,如果能把器官捐献出来,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会更有意义。”张瑞瑞告诉记者,作为医生,虽然出事那天她就知道军华生还的机会很渺茫,可还是盼着奇迹发生。直到2月3日,医院宣布靳军华脑死亡,彻底打破了张瑞瑞的幻想。“我的家庭已经破碎了,就让其他的家庭完整起来吧,把丈夫的器官捐献出来,至少让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也是尊重军华生前的心愿了。”张瑞瑞说。

选择坚强 不能让家散了

“以后就由我来撑起这个家。”采访中,张瑞瑞在电话中不断向记者重复地说,“我不能垮,我还要替他照顾好父母、孩子。”张瑞瑞和丈夫都来自农村,在两人工作之前,长达6年之久的学医生涯,为双方家庭增加沉重的负担。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工作后,小两口齐心合力,不仅将丈夫的父母接来孝敬,还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处住房。

“我们是通过中介,东拼西凑买的一套二手房,房价40多万元,现在刚刚把房贷还清。”张瑞瑞说,如今还欠娘家10万元钱一直没还上,心里一直有愧。“我们的生活刚有点起色却发生这样的意外,可是不管多苦多难,我都要把丈夫的父母照顾好,养好儿子,把这个家撑起来,让爱人安心。”

据了解,作为襄阳市中心医院眼科的业务骨干,张瑞瑞平时的工作十分繁忙。“只有不停地工作,才能暂时忘记。”张瑞瑞表示,“这些天发生的事,我不敢去想,真的是场噩梦。但为了我们的儿子,我必须坚强,我会把我们的儿子培养成像他爸爸一样优秀的人,等他懂事了,我会告诉他爸爸的光荣事迹,让他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