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老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4月19日 星期
他拉二胡 她弹电子琴
夫妻合奏 快乐相伴
桑榆晚晴
平时在家没事,李首业和老伴陈录云就共同演奏一曲。

许多老年人总感觉退休后无事可做,闲暇时间难以打发。而家住市区人民路市饮食服务公司家属院的李首业和老伴陈录云的退休生活却很精彩。退休以来,他们老有所乐,醉心戏曲伴奏,享受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不仅是生活中相互照料的伴儿,更成了痴迷戏曲的夫妻档。4月18日上午,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老两口“玩”戏曲伴奏

走进李首业家里,干净整洁的客厅里透露着艺术气息。在客厅一角,记者看到一架电子琴和一把二胡。“这就是我和老伴的乐器,平时在家没事就演奏一曲。”今年67岁的李首业当过兵,在市饮食服务公司上过班。

2010年退休后,一直喜欢戏曲的李首业找到了丰富自己生活的兴趣。最初,李首业喜欢到双汇广场听戏,久而久之也萌生了参与伴奏的想法。“一开始听别人唱戏,觉得反正都是玩,就决定重新‘拾’起喜欢的二胡,平时没事就拿着二胡来广场和大家一起伴奏。”李首业说。

“我从小就喜欢二胡,之前学过一段时间。退休之后,感觉不能丢了,又开始拉起了二胡。由于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演奏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李首业告诉记者。

后来,经常到广场伴奏的李首业发现乐队里没有电子琴的伴乐。如果电子琴配进去,伴奏岂不是更好听?李首业就拉起老伴学起了电子琴,和他一起“玩”起了戏曲伴奏。“她刚开始不愿意学,但是通过我的劝说下,还是学起了电子琴。”李首业说。

“我学电子琴两年多,弹得不是太好。这架电子琴还是我送给孙子的生日礼物,他现在去上海了,走的时候没有带走。刚好首业说让我学学电子琴,就想着不能浪费,就学了起来。”陈录云告诉记者,一开始不识谱,听着别人弹的声音自学,从光盘里学专业老师怎么弹,慢慢就学会一些谱子。

陈录云说:“我以前也会拉二胡,为了配合首业,才学了电子琴。”说着,陈录云就坐在电子琴前弹了起来。而李首业也拿起二胡,和老伴演奏了起来。

就这样,李首业和老伴陈录云就“玩”起了戏曲伴奏。没事的时候,就到广场和戏迷们一起演奏,享受着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退休了干什么?是摆在每一位面临退休或者已经退休老人面前的一个问题。对于退休后的李首业和老伴陈录云老两口来说,除了戏曲演奏,就是丰富退休后的生活。

1971年,李首业经人介绍,和陈录云结婚了,有了一儿一女,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成家。儿子在上海工作,女儿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儿每年都会去看看儿子和女儿,他们工作都不容易。除了不让他们担心,就是过好每一天。”说起自己的一双儿女,李首业一脸开心。

身体健康是退休老人最大的幸福,李首业和老伴儿也深深懂得这朴素而简单的道理。为了丰富生活,他和陈录云都会做计划。每天早上起来后,老两口都会到广场上锻炼身体。“我早上没事到广场上打太极,他也去锻炼。回家后他做饭,我没事看着电视学瑜伽。”陈录云说。

一旁的李首业说道:“她喜欢瑜伽,专门买了个垫子,没人教,她就自己看着电视学着做。吃完早饭,我俩就出门买菜,然后回来打扫卫生,一上午就过完了。但是周一、周三、周五,我们就去广场上打乒乓球,周二、周四、周六、周日下午,就去广场上伴奏。”

晚饭过后,李首业和老伴出门散步,散步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会过生活,有品位的人,往往在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我和老伴儿始终保持着良好平静的心态,修身养性。只有这样,生活才会不单调。”李首业说道。

义务到社区演出

“我不能光坐着玩,要走出去,寻找更加健康的晚年生活。”李首业说。和老伴一起在广场上,看到一些同龄人在小游园里唱戏时,就会和他们一起伴奏。

如今,除了二胡,他拉起二胡来得心应手,现代戏、传统戏都不在话下。广场上的小剧团每天都十分热闹,许多票友和戏迷朋友慕名而来。

虽然成员不多,小剧团里都是精兵强将,有的戏唱得好,有的曲胡拉得好,还有的会打快板。虽然剧团成员年纪大了,但唱起戏来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每个人都是剧团的骨干,大家都是因为戏曲相聚在一起,戏曲给他们的老年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平时,李首业除了在广场上演奏,还会义务参加社区的宣传演出。“去年‘七一’建党节,我们就义务演出,平时也会到街道,给社区居民演出。这样给自己和大家带来快乐,心情也舒畅了。”李首业说。

一旁的老伴儿陈录云说:“我和首业经常参加义务演出,不图挣钱,就图个开心。”

“是啊,心情舒畅了,生活也就快乐了。这样的退休生活,虽然没有多么高大上,但是我和老伴儿退休后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快乐。”李首业告诉记者。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