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国内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4月19日 星期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疑因迁至“毒地”
493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
一份环境项目影响报告显示

氯苯浓度超标

在地下水中 达 94799倍

在土壤中 达 78899倍

其他污染物超标也有

数千倍

学校附近

开挖的地块上

曾是三家工厂

在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污染物质

经检测,学校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与附近原化工厂污染物吻合

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是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然而,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记者调查发现,建校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缺陷。

4月18日上午,记者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常州市委、市政府已于昨晚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展开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学校搬迁后数百学生出现不适症状

3月下旬,记者来到常州外国语学校。有学生反映,自从去年9月份搬到新校址后,很多学生因环境污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据了解,常州外国语学校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的还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这么多学生同时出现不良反应,家长们把问题指向了学校北边的一片工地。

这个地块上原来的三家化工厂中,最大的工厂叫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紧挨着的是长宇化工和华达化工。一名在常隆化工工作30多年的老员工说,在他记载的生产日志上,像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氰基萘酚这样的都属于剧毒类产品。而厂里职工有时候为了省事,不光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还将危险废物偷偷埋到地下。

学校未批先建 环评报告存在缺陷

在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指出,以上这些污染物都是早已被明确的致癌物,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白血病、肿瘤等。

那么,一所学校为什么非要选址在污染企业地块旁边呢?按教育部门的解释,迁址是因学校原来的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已做过相应的环评。“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说。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已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最后还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建议,为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这份环评报告还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提到“必须注意”,但却没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这是环评的重要缺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2011年8月21日,也就是说,学校开始施工的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但此时北边的污染土壤还正在开挖修复中。

家长从学校检出多项特征污染物

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学校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常隆地块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还不到100米。

从2016年1月起,学校旁边的常隆地块原定的修复方案由土壤开挖变成了用黏土覆盖,原定的商业广场用途也被改成了生态休闲公园。对于这样的土壤修复,有专家认为,污染物质并没有消除,它在地底下早晚还是一颗生态炸弹。

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

事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4月18日凌晨,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回应称,常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调查核实。当日下午,常州市政府回应称,2015年12月下旬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北侧土壤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给周边学校学生、老师的正常学习和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事情发生后,常州市和新北区两级党委、政府对该地块用途做出重大调整,同时组织实施该地块修复调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2月15日,原常隆、华达、常宇化工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得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

据称,3月下旬,学校、家长分别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目前,全校应到校的2451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4人病假、5人正办理转学手续外,其余学生全部到校;210名教师中,除3人病假外,其他教师全部到校,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在获悉该事件后也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赶赴常州现场调查。

教育部也在18日表示,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由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教育部表示,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由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督导组将及时公布有关督查情况,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晚综

近年国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腾格里沙漠排污

2014年9月6日,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中卫工业园区的大量化工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之中。

新疆准东煤田工业废渣排向保护区

2014年11月有媒体报道,新疆准东地区在发展煤炭业时,将大量工业废料排入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大片宝贵的植被被破坏,带来生态危机。

昆明东川“牛奶”河事件

2013年4月,媒体报道了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牛奶河”,小江沿岸大大小小数十家矿业企业,多年来将尾矿水直接注入这条河流中,使其变成了牛奶般的白色。当地村民从被污染的小江中挑回的水,需要沉淀3天以上才能勉强使用。沿岸村庄的灌溉和饮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河北省新河县城区地下水污染事件

2015年3月26日,新河县城区西北部的供水管网末端受到污染,导致附近企业81名职工因饮用受污染的自来水出现身体不适赴医院诊治,其中9人住院治疗(28日全部康复出院)。

济南章丘市普集镇

危险废物倾倒致人中毒死亡事件

犯罪分子张林德、陈继新租赁山东省章丘市普集镇上皋村已废弃的明皋2号煤矿井院落,专门收集、倾倒危险废物。2015年10月21日凌晨2时左右,张林德、陈继新雇用车号为鲁CB6590的罐车运输化工废液向煤矿井内倾倒时,张林德、陈继新、罐车司机和押运员共4人中毒死亡。

甘肃陇南市西和县

陇星锑业选矿厂尾矿库泄漏事件

2015年11月23日21时左右,陇南市西和县甘肃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尾矿库溢流井破裂,导致大量尾矿浆泄漏,造成甘肃境内太石河约23公里河段、甘肃和陕西境内西汉水约125公里河段、陕西和四川境内嘉陵江约196公里河段的水体锑浓度超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