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吴艳敏
昨日,网友“大飞”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说:“邻居大爷家的收音机和洗衣机都已经快三十年了,比我年龄都大。不过,现在还能用呢,赞一个。”
网友“丹丽”:收音机,这个东西有些年头了啊,想起小时候了。
网友“等待黎明”:俺家是农村的。以前收音机还很稀罕,记得那时我家买了一台,一到傍晚,很多人都到我家院里听。那些旧时光,真让人怀念啊。
网友“诗海”:以前爷爷有台小收音机,一到晚上就跟他一起听评书,特别过瘾。
网友“宁小川”:这些老古董,看着很亲切,特别容易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啊。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网友“大飞”,并找到了她的这位邻居大爷。据了解,这位大爷叫做李雨田,今年70多岁了,退休前是一家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他的书房,记者见到了这台收音机。
李大爷家在市区人民路与五一路交叉口附近,在李大爷的书房,记者一眼就看到了这台收音机,长有半米多,兼具收音机和录音机的功能,稳稳当当地放在书柜上方。
“这样的老古董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呢,它承载着一段记忆,复刻着旧时光,看到它就能让人想到过去,很容易让人怀旧啊。”网友“大飞”说。
李大爷告诉记者,这台收音机是20多年前,他从尼泊尔回国,在北京用美金换购的。“当时,外币是不允许带到国内使用的。我们去尼泊尔用剩下的美金,要在北京全部用完以后才能离开。”李大爷说,为此,他和老伴考虑再三后,选择购买了这台收音机和一台洗衣机。
“这两件电器质量都很好,现在还都能用。快三十年了,我们家一直使用的就是当年购买的洗衣机,从没有坏过。”李大爷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台绿色洗衣机,又摸了摸收音机说,他特别喜欢戏曲,当初这台收音机买回家以后,简直成了他的宝贝,他专门购买了很多戏曲磁带,没事就在家里放一放,这是他当年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收音机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李大爷也很少再使用收音机听戏,而是改用了一台更加轻便的老年看戏机。然而,即使有了更加先进的娱乐工具,李大爷也始终不舍得将这台收音机扔掉。“它就是一个念想,每次看见它,就能想到以前的事,感觉很不错。”李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