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鸟追求着蓝天,渴望自由地飞翔;鱼儿追求着大海,渴望欢快地畅游;草木追求着阳光,渴望茁壮地成长。正是因为追求,我们才会捕获芬芳,实现理想,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只有勇于追求,才不会蹉跎时光;只有敢于追求,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今年29岁的贾景峰毕业于临颍一高,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这位从沙澧大地走出的优秀毕业生,他有哪些成长故事?近日,记者借助在线视频的形式,对远在上海工作的贾景峰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陶小敏
■语录
■人物档案
贾景峰,1987年生,2002年~2005年就读于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2009年毕业后进入武警上海总队工作,目前担任某中队指导员职务。
◆那时候一个班100多名同学,平时大家都听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习题,花费同样的时间,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付出比别人多,只能通过考试。因此,我十分渴望并享受每一次考试,即便考砸了,也会当成是一个梳理、总结、提高的良机。
◆高二时的数学老师叫谌素娥,经常让我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答题的思路。为了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我的自学进度至少比学校的统一安排提前一至两周,而后用老师的讲解来巩固、深化、提高,这个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真去了北京大学又能怎样呢?父母又得辛苦几年,复旦大学也是名校,只要自己努力,在哪里都能成功。
◆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那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吃苦就尝不到甜,不奋斗就没有可能性。我不承担压力,难道让我的爱人、孩子、父母去承担压力吗?
◆表面的努力可以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但绝对欺骗不了生活。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与之相对应的努力。在我们甘心之前,不要轻易停下努力的脚步。
喜欢用考试证明自己
距离高中毕业已经有11年,提起高中生活,贾景峰用了“枯燥”和“享受”两个词来总结。
“记忆里除了看书背题就是考试,但我挺享受高中的生活,很有成就感。”贾景峰向记者描述他的高中生活:每天早上四点半就准时从被窝里爬起来,用毛巾擦把脸就匆匆赶往教室,有时候去太早教室没开门会借着走廊里的灯光开始一天的学习;由于他有提前自学新章节的习惯,即使晚上教室熄了灯,点上蜡烛也会完成一天的自学计划。
贾景峰说,那时候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超过5个小时,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感觉到睡眠不足。即便如此,他依然乐在其中,因为他特别喜欢考试。
“就是想证明自己。”贾景峰笑着回忆,那时候一个班100多名同学,平时大家都听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习题,花费同样的时间,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付出比别人多,只能通过考试。因此,他十分渴望并享受每一次考试,即便考砸了,也会当成是一个梳理、总结、提高的良机。“不过,我的辛苦付出总会得到回报。每次表彰会上听到自己的名字,看着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此外,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也是贾景峰最享受的时刻,这也成为他不断学习提高的一个契机。贾景峰回忆,高二的数学老师叫谌素娥,经常让他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答题的思路。为了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他的自学进度至少比学校的统一安排提前一至两周,而后用老师的讲解来巩固、深化、提高。“这个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谌素娥老师。”
贾景峰近照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005年的夏天,已经被复旦大学录取的贾景峰内心却十分煎熬。因为他一直在纠结是收拾行囊上大学,还是重整旗鼓复读一年,力争到心仪的北京大学求学。
考虑到复旦大学的国防生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能领到津贴,可以给父母减小不少压力,贾景峰便选择上大学。刚刚进入复旦大学时,他内心对北京的牵挂还在,甚至一度萌生过退学的念头,可每次鼓起勇气给父母打电话想提及这个想法时,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真去了北京大学又能怎样呢?父母又得辛苦几年,复旦大学也是名校,只要自己努力,在哪里都能成功。”贾景峰笑着说起刚入学时的纠结,之后他开始强迫自己融入大学生活,度过了每个新生可能都会有的不适期。
贾景峰介绍,复旦大学的国防生在整个高校的国防生群体中是比较特殊的,是全国唯一一个有军籍的单位。这意味着他们享受军校生的待遇,却不用承受军校生严苛的训练,只是每个学期的暑假要提前半个多月返校,接受军队的系统教育训练。
尽管国防生毕业后不用自己找工作,但他们在毕业时却有分配不同区域的问题,全国各地都有可能。贾景峰说,对北大的情结让他坚定毕业后留到北京,但想去北京的远不止他一个。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校期间,和地方生一样,他们的学习也是在专业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课、听课、考试,但在管理上参照军校生,成立了模拟连队。贾景峰主动申请,从班长干起,做到排长,直至第一届模拟中队的中队长,不辞辛苦,为大家树立榜样,争当模范标兵。汗水没有白流,第一年结束时,他顺利地拿到了奖学金和优秀国防生的荣誉,奖状现在还贴在临颍老家堂屋的墙上。
大学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快乐,不过也有尴尬的时候。逢年过节学校都会搞联谊活动,要求国防生出节目,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没人愿意主动上台。作为班干部,贾景峰只能硬着头皮上台。“中学阶段只顾埋头读书了,琴棋书画一样也不会。”贾景峰笑着说,表演什么节目呢?他绞尽脑汁,最后勇敢上台给大家耍了一下跟哥哥学的双节棍。但因为学艺不精,每次表演结束,头上总会多出两个肿块,但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本版图片由贾景峰提供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毕业分配前夕,负责国防生教育管理的选培办主任找到贾景峰,询问他的意向。贾景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第一个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其次是江苏,再次是河南。北京是为了圆梦;江苏是为了尽孝,因为哥哥在那边工作,父母年迈后一同照顾起来比较方便;河南则是为了归根。在主任的建议下,他最终选择了留在上海。
一开始,贾景峰担任的是武警上海总队的宣传干事,四年时间里,学习新闻专业的他踏实肯干、吃苦耐劳,靠着坚韧不拔的努力,每年都为支队扛回“新闻工作先进单位”的奖牌。
2014年,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贾景峰主动申请调离宣传岗位到基层连队带兵。目前,他担任某中队指导员。“主要是想深入了解基层官兵,摸索管理规律,为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贾景峰说,他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为国防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今,贾景峰已经结婚,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上海房管部门工作,孩子两岁多了。贾景峰告诉记者,目前他更多的压力来自于生活,上海的高房价、高物价都让他倍感压力,尤其是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这个压力更大,但他从未想过要放弃。“不吃苦就尝不到甜,不奋斗就没有可能性。我不承担压力,难道让我的爱人、孩子、父母去承担压力吗?”贾景峰说,他会一直努力下去。
当记者问及贾景峰有没有人生格言与学弟学妹分享时,他说起几天前一位战士给他推荐的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他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也向身边的很多年轻人做了推荐。“表面的努力可以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但绝对欺骗不了生活。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与之相对应的努力。在我们甘心之前,不要轻易停下努力的脚步。”贾景峰告诉记者。
如果您是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认识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知道高考优秀毕业生以及当年班主任、同学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欢迎与本报联系,提供相关线索。
本报联系方式:
电话:
18739563958,13849488633;
QQ:1808003195;
邮箱:
1808003195@126.com。
生活中的贾景峰不太爱拍照,这是他结婚时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