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通讯员 王松河 杨 钊 张 铭
全区上下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做城市主人,当创卫先锋”“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建美好家园,从一点一滴做起”“诚实守信,文明经营”……在西城区大街小巷门店的电子屏上、公交站亭、建筑围档,遍布关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标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创卫意识,引导他们支持并参与到两城同创工作中来。”西城区两城同创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炜说。
为了在群众中营造良好的全民创建氛围,西城区还借助多种宣传媒介,推动社会化宣传,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在月湾湖和高铁站前广场两个志愿者服务站,组织50余名志愿者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来往市民和旅客文明出行;发放涵盖两城同创知识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宣传页1000余份……为实现全民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提高群众创卫意识,今年一季度以来,西城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两城同创的目标要求上来,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问题抓整治,堵塞漏洞提水平,狠抓细节求实效,有效推动了两城同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维护了漯河市窗口的良好形象。
“两城同创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指标细、考核严。我们要求阴阳赵镇、区直各单位充分认识推进两城同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了‘全区上下一盘棋’思想,协调配合、整体联动,形成齐心协力抓同城同创的强大合力,致力于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让推进两城同创工作成为西城区开发建设的惠民之举,使群众得到实惠,维护好漯河窗口形象。”西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怀洋说。
努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路旁修剪整齐的绿化带、清扫得一尘不染的路面、畅通无阻的交通……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任谁心情都会变得愉悦起来。为了保持道路整洁,西城区加大日常保洁频率,持续加强环保力度,增加环卫人员数量,更新垃圾箱、垃圾桶、环卫便携车、清运车等环卫配套设施;针对一些扬尘“重灾区”,实行不间断洒水作业,有效遏制扬尘污染,及时做好破损路面修复,确保道路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
除了保持道路整洁,治扬尘、清杂物、控渣土等也被西城区纳入了重点工作内容,切实做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针对辖区内古城、胡庄社区、闽商大厦等居民、商户即将入住的实际,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将门前“三包”责任到人、到路段、到门店,大力开展乱设摊、乱占道、乱设置、乱倾倒、乱搭建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与此同时,抓好工地监督管理,向项目施工工地发放《西城区建筑工程施工标准指南》,要求施工单位文明作业,施工现场做到场地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规范,硬化施工地出入口,并按照规定设置冲洗设施,确保车辆出场干净;加强审批准入,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定标准、定位置、定质量”的要求,做好申请临时改变、永久性开口、广告设置等审批工作,确保城区管理日趋规范有序。
“四项机制”为两城同创保驾护航
加快项目建设 着力塑造形象
成功的取得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西城区此次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得益于完善的制度。据了解,为了保障两城同创工作稳步推进,西城区制订并完善了“四项机制”。
“我们实行台帐工作法,印发2016年西城区两城同创工作台帐,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明确责任、明确任务、严格时限,确保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压力,营造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张炜说,其次,落实督导检查机制,成立西城区两城同创工作督导组,每周五,定期开展督导活动与不定期开展督导活动相结合,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并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问题清单,建立整改销号制度,限期整改落实,对督导中发现的未能及时整改的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全区通报。
三是严格奖惩问责机制。采取悬挂流动红旗激励、流动黑旗加压驱动与经济奖惩相结合,同一问题两次未整改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将通报上传区微信平台进行公示,多次整改不到位则邀请媒体进行曝光。四是强化部门联动机制。针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沙澧河岸等创建基础薄弱的地方,坚持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镇区联动,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阴阳赵镇政府共出动150余名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就地拆除违章建筑22处、旱厕5处,认真落实“回头看”行动,对已经下发整改通知、已经拆除的违章建筑进行督导,切实改变“管一阵好一阵”的状态。
“从小区出门走几步就是小西湖花园,花园内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一进来心情就放松下来,我很享受在这儿的时光。”市民刘女士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2016年被西城区作为作为项目建设提升年,届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商务中心区建设为核心,加快西城区开发建设,确保“5315工程”顺利实施,即开工在建各类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竣工投用项目15个以上。重点加快道路建设,完善基础框架;抓好文化三馆、城市规划馆、市民之家、学校、医院、商务楼宇等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借鉴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经验,引好水、广布绿、多建园,形成以月湾湖为龙头、一路一景、一步一景的效果,打造生态西城、美丽西城。
“漯河西站是漯河对外的窗口,其交通秩序好坏直接关系着漯河形象。”张炜说,西城区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联合多部门开展漯河西站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确保车辆营运和停放要做到依法依规,解决好非法载客、乱停乱靠等问题。同时,在漯河西站前广场南广场做好公交车、出租车管理服务工作,将北广场改为社会停车场,对漯河西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满足市民及旅客需求。
“西城区作为展示漯河形象的新窗口、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抓好两城同创,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既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又能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西城区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两城同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要求、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迅速行动,凝聚合力、狠抓落实,以决战决胜的工作姿态、以更实更足的工作干劲,切实把两城同创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圆满地完成市定两城同创各项目标任务,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城市美誉度。”西城区党工委书记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