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3月10日,本报07版曾报道过市区嵩山路沙河大桥桥面水泥立柱的大理石瓷砖脱落严重一事。当时,有关部门表示,由于粘贴大理石瓷砖的胶在气温较低时凝结不太好,而且订制缺失瓷砖也需要时间,所以需要到4月中旬才能把缺失的瓷砖补好。
4月22日,记者看到,施工人员开始修补缺失和残损的大理石瓷砖。工作人员清理桥面水泥立柱的灰尘后,两人一组分工合作粘贴瓷砖。“这种云石胶加入固化剂后粘合力度强,瓷砖沾上去一分钟后,就马上粘合,而且不易脱落。”一位粘瓷砖的师傅说,“天热时粘瓷砖比天冷时效果要强很多,可使瓷砖牢牢粘在立柱上。”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桥面和车辆发生共振,加上粘瓷砖的胶老化等原因,瓷砖极易在晃动中自然脱落。
“这次我们不但对嵩山路沙河大桥上的缺损瓷砖进行修补,市区其余的桥面我们也将进行筛查修补,争取在食博会到来之前,完成对所有桥面瓷砖的筛查和修补工作,把漯河干净、整洁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