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48岁的陈英身份有些特殊,她是开县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3)班的一名“学生”,而她的同桌就是9岁的儿子睿睿(如图)。原来,为了让脑瘫儿子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求学,陈英陪儿子从幼儿园读起,如影相随,从没落下一堂课。“总有一天,我会这样陪着儿子迈进大学校园!”4月23日,暮春时节的阳光打在陈英的脸上,她的神情笃定而坚强。
母子俩成了同班同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3)班教室里,语文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教孩子们朗诵古诗《村居》。
在教室右后角的最后一排,一名中年妇女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扶着旁边的小男孩大声朗读。这名妇女叫陈英,今年48岁,而她的同桌就是9岁的儿子睿睿。
陈英在怀孕不足8个月的时候,早产生下了儿子。由于儿子患了脑瘫,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6年前,睿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附近幼儿园都不愿意接收这个有缺陷、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倔强的陈英背着儿子一家一家哀求幼儿园收下她的儿子,并承诺自己每天都陪孩子来上学。最终,她如愿以偿。
去年秋天,睿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陈英又背着儿子来到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校方被这对执着的母子所感动,破例让母亲陪儿子读书。就这样,陈英和儿子成了小学同桌。
母子相扶相携走下去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因脑瘫出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
为了给儿子治病,陈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这些年来,已花了30多万元。如今家里债台高筑,只得租住在赵家街道上一间简陋的平房里。
陈英说,儿子曾悄悄告诉她,将来他也要上大学。其实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将来能够独立行走,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我和儿子就像一个‘人’字,谁都离不开谁。”陈英说,母子俩会相扶相携,一同走进大学校园。据《三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