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知识产权:听起来很遥远 却在你我身边


□见习记者 杨 旭 李文姣

在市民眼中,知识产权到底什么?跟自己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民:未作深入了解

在市区人民路、交通路,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陈小洁说:“我觉得知识产权对有学识渊博的人有用,对我们普通百姓没什么用吧,我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就是盗版和抄袭。”

在超市门口记者询问了一位阿姨,是否知道知识产权,阿姨爽快地说:“知识产权我知道啊,就是谁写的东西归谁,别人用的话要经过作者同意才能用,否则就是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知识产权,但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多局限于艺术和文学创作中,而且几乎没人知道“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能准确说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是哪天的只有一个人。

在我市一家地产公司上班的沈女士说:“知识产权我了解一些,因为我爸爸就是在厂里负责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知识产权涉及面非常广,保护知识产权也很有必要。我觉得知识产权保护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连微信公众号都在尽力保护原创,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律师:关乎大众利益

正如沈女士所说,知识产权的存在不知限于专业领域,而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河南开瑞律师事务所的李凯律师给出了专业解答:“知识产权指的是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表面看起来,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损害的是那些智力劳动成果创造者们的财产权利,好像与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是间接受害者。”

李凯律师向记者举例说明:“商标权就属于知识产权,现在社会上侵犯商标权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316°’牌运动鞋,‘娃哙哙’牌饮料,‘治治’牌香瓜子等,侵犯了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也损害了我们消费者的利益。”

除了商标权,李凯律师还对侵犯著作权对普通人的影响作了解释:“我们购买正版的图书、音乐、影视等作品,创作者才能够获取利益,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们才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可以欣赏。试想,如果人人都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还有谁会积极进行创作?社会的文化建设怎么能取得进步呢?最终损害的还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