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阳光的女孩儿,有着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她不停地在道路上拼搏、奋斗。经历一系列挫折,她没有气馁,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今年3月,她又以全校笔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列入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她就是23岁的王梦茹。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口述/王梦茹 整理/本报记者 吴艳敏
■人物档案
王梦茹,1993年出生于漯河市源汇区,毕业于漯河五高。2012年9月考入上海体育学院学院体育新闻专业。2013年7月,前往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游学访问。2014年9月,赴台湾辅仁大学进行为期4个月的交换学习。2016年3月,以全校笔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列入上海体育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
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企业员工,母亲是一名公职人员。虽然在我出生的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但父母给了我十足的宠爱,也给了我一个衣食无忧的童年。
从小到大,在父母眼里,我的性格外向活泼,也属于聪明的那一类孩子。在其他孩子识字的阶段,我已经能够熟练背诵唐诗宋词了,小学期间拿双百分更是家常便饭,奖状一整面墙都贴不下,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对我的教诲,她从小便教导我树立远大的目标。可是,再聪明的孩子不好好用功,一样会失败。所以,在小学升学的考试中,我失利了。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在家整整哭了两天。再到后来,中考以几分只差再次落榜。我还记得母亲花了很大劲,把我送进了重点高中。直到今天,我仍然感恩在我每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母亲为我做出的每一次牺牲和每一个明智的选择。高中三年,我努力让自己不掉队,努力让自己在班里能够有一个像样的名次。可是,纵然我很努力,第一年的高考没有上一本线。从小的性格使然,不上重点大学誓不罢休。我毅然选择了复读。
我是一个对成功极度渴望的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挫败感一度击败了我。也是四年后的今天,我才能从过往的种种经历中醒悟过来,高考或者说一纸成绩,可以证明一个阶段的你,却不能证明后来的你。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每一次命运给予的挫折,都是一次挑战。跨过去,就能斩获新的人生。我见过名校学子被名企拒之门外,也见过普通大学毕业生机遇不断。
这都不是偶像剧,其实这就是人生。试图把握遥远的未来,不如就此做好当下,我一直用这种心态面对我的大学。因此,我可以坦然地说,这四年,我不曾虚度。
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
我认为,相比机遇,勇气更为重要。在机会面前,人最需要的是勇气。因为你所面对的,往往是从未面对过的事儿,或者是从未面对过的自己。
大一那年,我像其他人一样去参加社团、学生会,感受着高中没有过的自由、开放、活跃的校园氛围。热爱朗诵的我发现学校里竟然没有一个专门的朗诵类社团,心里就蠢蠢欲动。是做,还是不做?作为刚入学的新生,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没有学生活动的资历,想要成立一个社团谈何容易?可是,不试试,怎么知道我不行?厚厚的申请表、资料,层层的机关审批程序,有任何问题就跑去找老师说明情况,整个过程大概3个多月,社团成立了。社团招新近150名会员,之后,我又组织比赛,联系其他学校同类社团负责人,后来便有了一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三校朗诵社团联谊活动的举办。社团运营至今,大大小小的比赛不计其数。我把刚进大学就创立社团的经历,视作是我大学阶段的闪光点,在我今后的人生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它将给我很多的支撑和力量。
大二的主题曲是行走。这一年,我去加拿大的温哥华游学。就读于世界排名五十强的一流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感受校园坐拥温哥华西海岸的宏伟坦荡。而后的台湾行,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触摸到血液深处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这一年对我而言注定不一样,世界就这样一点点展现在眼前,也坚更加坚定了我向前的脚步。
大学的后两年,我执着于论文的写作和考研。一篇论文反复修改无数次,不过我收获的是六家学术期刊同时寄来的邀约函。论文的发表没有让我停下脚步,我愈发强烈地想留在这座城市,想要继续学习,我觉得我的征途还没完。很多人问我如何拿到硕士研究生全校第一的成绩,其实,除了努力看书,没有别的捷径。当时我还在实习,每天早上带着厚厚的教材和试题去单位上班,工作之余就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做题。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要看你敢不敢去选择那条相对困难的路。一旦迈出了第一步,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
坦荡踏实迈出下一步
对于我而言,人生的这一个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两年高考,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毕业的我想要趁着还有时间,为这段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选择专心去实习。我选择了一家软件公司,有很多人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一个学新闻的姑娘会跑去一家软件公司实习,大概我也是又“另类”了一次。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更是一个全媒体的时代。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和区域的媒体文化,都将是“互联网+”的媒体文化。在这半年时间里,我与公司团队一起拿下了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官方网站的制作权和运营权。上海市市民运动会被称作属于上海人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这个项目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网站从无到有,从文案策划到内容运营,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一次社会实践,带给我的东西已然足够。
今年9月,我将面对全新的研究生生活。新的征程已然在前,我期待,却不畏惧;我坚定,却从不犹豫。我没有想过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会是怎样,我只看清眼下的路,坦荡踏实地迈出下一步。我相信,只要舵还在我手里,未来就不会遥远。
■语录
◆长远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只有认真把握住今天、明天,长年累月,未来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勇敢去尝试,无畏去挑战。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自己、认清自己,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遇。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己、发掘潜力,才能收获人生的惊喜。
◆我看过大洋彼岸的海,感受过海峡对岸的日出,这是一个大到无法想象的世界,也是一个勇敢迈步就能触摸到的天地。
◆你想要的,命运都会给你,他向来待你不薄。只是每次的给予,他都会顺手拿走同等甚至更多价值的东西,以此来许下下一次更大给予的约定。得失之间,守恒。
◆我认为,相比机遇,勇气更为重要。在机会面前,人最需要的是勇气。因为你所面对的,往往是从未面对过的事儿,或者是从未面对过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要看你敢不敢去选择那条相对困难的路。一旦迈出了第一步,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
◆搞砸了某些事之后,我们常常会想:我当初要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好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糟糕之外,还有更糟糕。与其把精力耗在后悔和幻想上,不如脚踏实地一点,亡羊补牢,及时弥补就好了。改变可以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一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说“我不行”。
如果您是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认识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知道高考优秀毕业生以及当年班主任、同学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欢迎与本报联系,提供相关线索。
本报联系方式:
电话:
18739563958,13849488633;
QQ:1808003195;
邮箱:
180800319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