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12日 星期

获救老人家属 奔波千里致谢
■《26岁美女护士 高铁上急救老人》后续

医院:号召医护人员向李晓迪学习

□本报记者 朱 红

5月5日,本报刊发了《26岁美女护士 高铁上急救老人》一文。5月11日,获救老人的家属不远千里从青海赶到漯河,带着鲜花、锦旗和浓浓的感激之情,向护士李晓迪致谢。

你是我们的恩人

5月1日下午,在G532次高铁列车上,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呼吸、心跳骤停。市三院神经内科护士李晓迪,和另一名护士一起,对老人实施急救,使老人恢复心跳、呼吸,转危为安。

5月11日上午9点半,获救老人的妻子、女儿、妹妹、侄子一行四人赶到市三院。一见到李晓迪,老人的女儿任杰就泣不成声,送上鲜花后,紧紧拥抱李晓迪。

老人的妻子易金利拉着李晓迪的手说:“你是我们的大恩人,终于找到你了!”

易金利告诉记者,她今年60岁,他们家在黑龙江,她的娘家在湖南长沙,老伴叫任宝臣,今年58岁。早前,老伴和她一起到长沙探亲。5月1日下午,老伴和妹夫乘坐G532次列车到郑州探亲,没想到在车上老伴突然发病。

“危急时刻,这个热情的姑娘听到广播后立即站了出来,救了我老伴,所以她是我们全家的贵人、大恩人。”易金利说。

任杰告诉记者,她目前在青海省西宁市一所外国语学校教学,这次专门请假与家人一起来谢恩。目前,父亲已经转到长沙治疗,病情稳定,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父亲一再交代她,一定要找到救他的护士,一定要当面感谢。

“郑州的亲戚看到‘漯河发布’的消息,才知道恩人李晓迪是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任杰说,“父亲在养病,我们代替他来感谢晓迪。”

谁遇到都会去救的

易金利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见到老人倒地都不敢上去扶,即使有人在场也不会出手相救,但是晓迪勇敢地上前救了,使老伴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可以说是抢回了一条命。

“我们必须来致谢。不谢恩,一辈子良心也会不安的。”易金利说。

李晓迪说:“我当时看到老人大汗淋漓,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依照我的经验,应该是心脏上的病,但没想到我正在询问病情,他就突然停止心跳了。我没有时间纠结,立即就用平时经常练习的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我就按压了20多秒,老人就恢复了心跳。其实谁遇到这样的事儿,都会运用知识去救的,这不算啥。”

“我父亲被晓迪救了,说明我们跟晓迪有缘分,我们要做永远的朋友、姐妹。”任杰拉着晓迪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临走时,任杰和家人再次和晓迪拥抱作别。

任杰说,当时跟李晓迪一起救父亲的还有一名护士,晓迪与她互留了电话,得知她是湖南邵阳的。

“我们下一站就去寻找那名护士表示感谢。”任杰说。

医院号召向李晓迪学习

“晓迪2010年参加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一般来说,心肌梗死病人猝死,如果在一分钟内抢救,成功率达到90%。晓迪抢救这位病人的时机比较好,再晚两三分钟就可能晚了。”市三院护士吴幸娜说。

市三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慧敏告诉记者,晓迪平时工作认真,热心肠,经常帮助别人而不求任何回报,是位好姑娘。

市三院院长王进说,凡是医生、护士遇到这样的事儿,都会出手相救的。晓迪救人,是她的善良和职业操守决定的,医院为她感到骄傲。获救老人家属不远千里赶来致谢,是对医院全体医生和护士的鼓励和肯定。医院将对晓迪进行嘉奖,并号召大家向晓迪学习。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