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创建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5月13日 星期
张 一   环保意识记心中
4月份“十佳创建小卫士”
王琳 宣传创建小知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张一来自漯河市十五中学八(1)班,作为班级的卫生委员,张一热爱校园,勤劳淳朴,乐于助人。

每天张一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尽管并不是她值日,她也会主动留下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清洁教室,打扫完还会认真地检查几遍。由于她的认真负责,八(1)班的教室一直是窗明几净,连续多次获得学校“卫生先进班”称号。

生活中,环保意识一直被张一记在心中。当她看到没有关好的水龙头,会立刻跑过去关好。看到有人随手扔垃圾,她立刻把丢掉的垃圾捡起来,还会告诉他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一

今年11岁王琳是漯河小学六五班的学生。在学校里,王琳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从不乱扔废纸垃圾,见到纸屑笔头她会自觉捡起来放进垃圾筒。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王琳,不仅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还与同学一起规劝有不良行为的同学及时改正。她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处处维护学校环境的清洁。

在生活中,王琳主动给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宣传创建小知识,积极宣传创建的意义,主动清理楼道杂物,打扫小区街道卫生。每天默默无闻的她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两城同创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雨馨 实际行动感染人

韩镒彤   争当创建小先锋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一

李雨馨是漯河三中七年级(10)班团支部书记、副班长、校学生会纪律部成员。

在家中,她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收拾碗筷,清洁整理、给父母端洗脚水、帮邻居提水、打扫公共楼道卫生……在学校,她经常主动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卫生。在餐厅,看到桌子上和地上的饭粒,她会帮一粒一粒捡起来,看到同学们洗手不关紧水龙头,她就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水池去吃饭,等到最后关紧水龙头再离开。作为班干部,平时她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协助老师做好创建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同学爱护校园,努力创建卫生城。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15岁的韩镒彤是漯河高中高一(12)班的学生。在学校,她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不管是文明交通出行,还是爱心捐助活动,她都积极主动完成。

不论严寒酷暑,她总是提前到学校打扫班级卫生,在校园里发现有同学乱丢垃圾,她会积极劝导并及时清理。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的班级环境整洁。在学校举办的体育文化节活动中,作为生活部长的她积极协调组织,为同学们购置服装,热心为同学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活动结束后,她还积极和同学一起打扫活动现场。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文明形象、争当创建小先锋。

苑馨颖 交通法规守护者

胡昕鹏   爱护环境为己任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胡昕鹏是漯河市实验中学八(10)班的学生。在学校里,胡昕鹏经常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创建活动,放学后认真组织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学校志愿劳动,看到垃圾就自觉捡起来,并投放垃圾箱内。

在生活中,胡昕鹏同样保持着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在家里,他坚持做到节约用水,还提倡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用来涮拖把,不仅自己具有环保意识,他还带动家人、朋友养成节约的习惯。

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动手清除,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主动制止,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是创建小卫士胡昕鹏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一

今年只有4岁的苑馨颖,是市直幼儿园中(3)班的学生,别看她这么小,可是她的文明交通意识非常强,经常告诉身边人要遵守交通法规。

一次,苑馨颖和同学们来到交通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上街当小交警。交警同志很热情地教大家学习指挥交通的手势——停止、通行。苑馨颖目不转睛地看着,学得很认真。开始实践了,红灯亮,她的小手往前一推,表示停止;绿灯一亮,她的小手顺着人行道一伸,表示可以通行。

活动结束后,苑馨颖兴致勃勃地给爸爸讲着学到的交通知识,比画着手势,还告诉爸爸不能闯红灯,要遵守交通法规。

王燚博   以身作则爱劳动

徐龙飞 学校环境保洁员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一

徐龙飞是漯河五高的学生,16岁的他不仅是班级的卫生委员,也是纪律委员。他热爱劳动,以身作则,在班级里带领同学们认真打扫卫生,在他的影响下,班里的卫生状况越来越好,同学们也都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看到垃圾会积极地捡起来,并投放垃圾箱内,真正为班集体、为学校起到了带头作用。

作为班级纪律委员,他不仅有着良好的个人习惯,自己衣着大方,干净整洁,也时刻督促其他同学保持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和校园的干净整洁,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年级卫生清扫和卫生检查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王燚博是市外语中学七(1)班的学生。作为班里的卫生委员,他热爱劳动,以身作则。

在学校,他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对一些践踏草坪、攀折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敢于大胆制止。当他看见有人随手扔垃圾时,就会立刻把丢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并告诉乱扔垃圾的人,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向他讲述环境卫生对生活的重要性。

在班里,他带头收集班级可回收的各种垃圾,如废纸、废塑料瓶等,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类回收,合理处置。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看一看校园里哪里有垃圾,他会马上清理干净。

高袁东   争做模范小标兵

曾凡博   创建路上不停歇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曾凡博是市第五中学八(16)班的学生。每天早晨,曾凡博总会早早来到学校,擦拭瓷片和门槛是他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虽然这个任务不算大,但他每次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每次看到有垃圾,他便会弯腰捡起投放到垃圾箱里。放学时,他会在操场上刻意逗留,一边运动一边捡拾垃圾,直到操场上没有垃圾,他才会安心回家。

每天放学后,曾凡博便抓紧时间写完作业,然后帮忙打扫家里的卫生。但是,创建却远远不止这些,14岁的曾凡博表示他会在创建的路上坚持、努力。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一

今年16岁的高袁东是漯河市第一中专的一名学生,高袁东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向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建志愿者活动。

作为学校的劳卫委员,他积极带领同学们打扫卫生,并时刻监督、提醒同学们怎么做。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卫生区打扫卫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校园卫生,建设美丽的校园。

在学校的创建活动中,他主动打扫学校的卫生死角,不怕吃苦、不怕累,遇到不文明的行为,他总是勇敢地站出来及时制止。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