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敢为人先”,提起这八个字,相信毕业于临颍一高的学生都不会陌生,因为这八个字不仅被清晰地镌刻在教学楼醒目的位置,而且所传递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学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这八个字也被赵奇当作自己的座右铭。2006年,他以漯河市高考文科裸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成长经历充分诠释了努力和勤奋的力量。
实现梦想 努力不停歇
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赵奇进入北京法院系统,成为一名法官,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今的赵奇,就职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从事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体负责办理民商事案件的审判、保全、执行实施等,负责涉案财产的司法拍卖、资产处置等工作。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国家的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赵奇说,这是他的职业理想,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原则。
在每日的工作之外,赵奇仍坚持每天学习,笔耕不辍,他写的论文已两次在全国法院获奖。赵奇说,工作就是他的事业,他把事业当学习,而学习又是他永不会放弃的梦想,他会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赵奇坦言,他从小在同学圈里并不算聪明,也从未给身边的亲戚朋友留下聪明的印象,他认为自己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愚钝。但他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梦想,是笨鸟就要先飞。“如果上帝没有给我聪明的头脑,我并不会怨天尤人,而是用我的勤奋实现进步,用勤奋实现梦想。”
勤能补拙 如愿考入北大
赵奇出生于1987年,来自临颍县杜曲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求学经历简单而充实。“小学在村里,初中在乡镇,高中到县城,大学到北京,工作在北京。”赵奇笑着说,这些求学地点的变迁也见证着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他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拘谨走向自由。
赵奇告诉记者,上初中时,他的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很多同学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同上学的小伙伴们动辄就会辍学回家,初一时全年级有近800名学生,到中招考试前夕,仅剩不足300人。而这300人当中,能考入高中的只有一半,而自己有机会进入县一高(临颍一高),也是全省示范性高中就读,他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很幸运。
尽管初中时赵奇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但在高一进校分班时,赵奇注意到,依据中招成绩,他在班内仅排40余名,在全年级的排名更是在600名开外。经历过初中生活的洗礼,看到曾一起读书的同学不少已经辍学,赵奇十分珍惜和重视来到高中继续读书的机会;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前面还有众多优秀的同学,他跟很多人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从进入高一开始,他就用行动默默追赶着。
高中三年,他用了“紧张、充实、夜以继日”几个词来形容。赵奇说,临颍一高的校训“志存高远,敢为人先”时刻激励着他,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他一直寻找着身边的学习榜样,努力追赶身边优秀的同学,尤其是班上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同学。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增加学习时间,赵奇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次去食堂吃饭他都会比同学们去得晚,因为这样就可以省去排队的时间直接打饭。
而提起自己的学习方法,赵奇认为,他能取得高分主要有两点:一是勤于总结。高中三年他整理的数学错题上万道,记满了厚厚的几千页纸,而这个方法也的确奏效,勤翻错题本,他的数学成绩从高一时的90多分提高到了高考时的149分;二便是勤于思考。赵奇回忆说,高中时,他很喜欢和同学在讨论中思考,思考易错和疑难题中错误的解题思路,不断加深正确解题思路最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此外,劳逸结合也是他认为很有益的学习方法,这有利于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坚持午休,课间走出教室几分钟,坚持远眺和进行快走,赵奇在紧张的学习以外一直没有让自己太劳累。事实证明,他的方法很有效。2006年高考,他以文科650分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
□本报记者 陶小敏
■人物档案
赵奇,男,生于1987年,临颍县杜曲镇人,2006年漯河市高考文科裸分第一名,从临颍县一高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学,辅修经济学。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跨专业保送至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修民商法、知识产权方向。现就职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从事法院审判执行工作。
图片由赵奇提供
赵奇近照
正视现实 丰富提高自己
2006年,赵奇第一次离开临颍这个小县城,第一次离开河南,独自一人奔赴首都北京,生活对他开启了新的篇章。
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让人充满探索的欲望。安定下来后,赵奇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平凡。首先,周围有如此多的高考状元,大家学习都很优秀,并且都互相追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考生综合素质很强,这是像他这样从小县城出来的同学们无法相比的。赵奇坦言,为此,他也曾迷茫过、自卑过,困惑过,但经历了近半年的探索和调整,他慢慢适应了在北京的学习生活。他告诉自己,尽管自己成功进入北大,但在很多方面自己的确和别人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需要去正视、去面对、去赶超。“如果一味地逃避和迷茫,只能让自己面临更加窘迫的境地。”赵奇说,正视这个问题后,他开始行动起来: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专业课,提升自己的成绩;一有空闲就去图书馆涉猎各个领域的书籍,广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此外,学校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大学四年,赵奇过得充实而丰富多彩,积极参加校园和社会活动。他竞选过学生会部长,当过学院河南老乡会会长,当过学生社团主席,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2010年大学毕业时,赵奇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法学院继续读研。研究生期间,赵奇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一直担任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党支部书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师同学服务,并利用课余时间赴全国100多所中小学免费开展学习交流讲座150余场,赵奇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并一步步走向成熟。
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他
高三班主任段俊奎:赵奇是个品德好、时间利用得好的学生。他不仅有学习方法,更可贵的,他有韧劲,有一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第一年高考,他高出一本线不少,但立志考北大,复读一年,终于实现理想。
高中同学孙艳丽:赵奇脾气好,很少见他发火,为人仗义、热情。
高中同学贾丽:不太爱说话,脾气比较好,心态平和。
高中同学邢君芳:个性稳重、思想成熟、诚实开朗,有高度的责任感。
■精彩语录
◆劳逸结合有利于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坚持午休,课间走出教室几分钟,坚持远眺和进行快走。在紧张的学习以外,我一直没有让自己太劳累。事实证明,我的方法很有效。
◆如果一味地逃避和迷茫,只能让自己面临更加窘迫的境地。
◆如果上帝没有给我聪明的头脑,我并不会怨天尤人,而是用我的勤奋实现进步,用勤奋实现梦想。
如果您是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认识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知道高考优秀毕业生以及当年班主任、同学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欢迎与本报联系,提供相关线索。
本报联系方式:
电话:18739563958,13849488633;
QQ:1808003195;邮箱:180800319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