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国内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17日 星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谋取私利 涉嫌犯罪
“重庆疫苗”案:四人被刑拘


近日,有重庆市民反映,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花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注射“五联疫苗”时,使用的注射器与原装注射器不一致,怀疑疫苗被“调包”,引起社会关注。事发后,当地官方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5月16日凌晨,联合调查组发布消息称,涉事护士彭某及其余三名卫生服务中心员工涉嫌犯罪,已被刑拘。

有人反映疫苗疑似“调包”

“我对医院没什么诉求,我就是想知道自己孩子打的疫苗到底能不能起到免疫效果。”5月16日上午,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门口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

家长聚焦的话题,来自3天前一个年轻妈妈的发现。首先发现注射“五联疫苗”可能存在问题的是吴欣(化名)。日前,她带着孩子来到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五联疫苗”,发现注射使用的针管与正规的进口五联疫苗针管颜色不一样。“五联疫苗”的专用注射器为玻璃材质,管体上贴有一个标志,而该中心却使用了塑料材质,没有标志的普通注射器。发现针管有问题后吴欣立刻提出质疑,并在现场随即报警并拨打食药监局电话。多名家长介绍,在孩子第一次接种疫苗时,社区服务中心就向家长推荐每针702元的五联疫苗,称可以减少打针次数和不良反应风险。

在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份“五联疫苗”的广告单,上面写着“五联疫苗,12针变4针,宝宝少疼8次,妈妈少跑8趟,宝宝少8次不良反应风险。”孩子的疫苗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

5月16日凌晨,重庆联合调查组就疫苗疑似“调包”一事做出相关回应。

事件

花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贴出接待来访的告示。

接种疫苗护士直接收现金?

在重庆市南岸区疾控中心登记表中,“付款时未到财务缴纳而是直接由护士收取现金”、“未开具发票收据等证明”也是家长普遍反映的情况。

有家长回忆,每一次接种“五联疫苗”,都是由科室的护士直接收取费用。曾在护理行业工作过的她对于这个行为很不理解,“按道理,护士不应该直接接触钱,所有的账目要通过财务走账才符合标准啊!”这位家长表示。

而同住在花园路街道的吴女士回忆,当时她带孩子过来打疫苗时,科室中共有三名护士,其中彭某负责打针,另外一名护士负责收钱。

疑问2

接种“五联”用普通注射器?

5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明佳园社区居委会,南岸区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向来访群众解释此次疫苗事件的相关问题,同时对已经在该社区服务中心注射过的疫苗案例进行登记。记者在多张登记表中看到,“使用一次性白色注射器”是不少家长反映在花园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接种五联疫苗时遇到的情况。

该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此问题确实是家长普遍反映的情况。据了解,“五联疫苗”的原始包装,包括一个标配的注射器和一个疫苗瓶,全部封装在密封的塑料包装内,注射器针头有针帽保护。注射器内预装了液体剂型的白百破疫苗和脊灰疫苗,疫苗瓶内是冻干粉剂的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疑问1

四人谋取私利已被刑拘

家长们反映的情况,在5月16日凌晨联合调查组的通报中已得到证实。通报称:“为逃避检查,他们将采购的部分疫苗不入账、不开发票,不如实、不规范填写相关记录,造成部分接种疫苗登记记录与实际接种疫苗情况不一致。”

除此之外,南岸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登记中发现,大部分疫苗接种证上登记的接种记录都不完整,生产企业、疫苗批号、接种医生等信息均为空白。

对于涉事护士彭某等四人被刑拘,联合调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发后,相关部门将涉事护士彭某带离并开展调查。现已初步查明,彭某及涉事卫生服务中心职工龚某、程某、彭某某等四人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行为,已涉嫌犯罪。鉴于彭某、龚某、程某、彭某某已涉嫌犯罪,5月15日,公安机关依法对该四人予以刑事拘留。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晚综

答复

注射器被污染应当调换

5月16日凌晨调查组发布的消息中通报,此次接种的“五联疫苗”为涉事卫生服务中心从南岸区疾控中心购买的,疫苗来源渠道规范,运输、储存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

对于家长反映的使用白色普通注射器是否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组负责人解释说,五联疫苗由西林瓶装粉末和预填充注射器装混悬液组成,两者混合摇匀后使用。预充药液的注射器,是保证疫苗开封前处于无菌状态的容器,是实施接种行为的操作工具。“若实际操作中注射器被污染,应当更换注射器,对疫苗的效用不会产生影响。”

答复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