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5月17日 星期

拔掉心中那棵树


□王学儒

2005年,我在郾城区龙城镇驻村工作时,调解过的一次邻里纠纷,至今还让我深思。

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我敲开了一户村民的家门,开门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我简单介绍了我的身份和来意,他很不情愿地让我进了屋。

屋内的摆设很简单,除了一张小方桌和两把破椅子,客厅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他拉过一把破椅子给我,算是对我的客气了。从他不太亲热的举止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不友好,但我仍心平气和地说:“爷儿们,我刚来咱们村,想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你家里有啥困难也可以跟我说,我会尽力帮忙。”

我的话刚说完,老汉就生硬地说:“给你说有啥用?人家欺负我15年了,我给多少任干部反映过,谁都给我做不了主,你能给我解决?!”

我看老人比较生气,就笑着说:“按年龄我得叫你叔,今儿咱爷俩好好唠唠嗑,你给我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听了我的话,老人平静一下呼吸,说:“过去俺家是大门朝东,和俺的东邻走一条胡同,两家关系也不错。可是,15年前他家翻修西屋,瓦房改成了平房,预制板伸出一尺多,下雨滴水到了胡同。我去跟他理论,说他不该占用公共胡同,他说胡同是两家的,各占一半。我没办法,气得堵上了大门,不跟他走一个胡同。我在俺家那一半胡同栽了两棵树,可是我年年栽,他年年毁。你来时也见了,俺现在的门是在堂屋后面开的,在农村你哪儿见过大门朝北、从堂屋过的?要不是被俺邻居逼的,我会这样吗?”说着,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嚯”地一下站起来,拉着我的手来到他家院子里,让我看他家和邻居的情况。看完后,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颗小杨树说:“这是我刚买的杨树,明天我还得栽上,你能不能保证他不再毁俺家的杨树?”他这一问,我还真没法立即回答,只能安慰他,让他先消消气,等我把情况了解清楚后,一定给他个满意的答复。

离开陈叔的家,我直接去了他的东邻。敲开家门,一家人正在吃饭,我一亮明身份,他们就知道我是来干啥的。女主人端着饭碗就吵吵开了:“又是陈犟劲(她对邻居的称呼)让你来的吧?他欺负俺15年了,年年在俺门口栽两棵树,让俺家收麦收秋都没法拉进来车子,都得一袋一袋往家扛。你既然来了,可得给俺做主啊!”我笑着说:“你们先吃饭,听我慢慢说。”于是,在他们一家吃着饭的时候,我用拉家常的口吻,把我的工作经历、工作作风以及想帮助村里解决一些问题的心情给他们详细介绍了一番,末了,我笑着说:“我刚来咱村第一天,除了支部书记、村主任,现在谁也不认识。自己随便转转,就是想通过走访了解,给大家办点实事,解决一些遗留问题,希望你们理解、支持。”男主人听了,忙给我倒茶、让烟。

从他家出来,我心里有底了。这家人也承认当初盖房时确实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房屋根基没有往外占,但预制板确实伸出了胡同。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搁谁心里都不会痛快。

第二天晚饭后,我又来到陈老伯家。他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又找上了门,态度明显好多了,一见面就客气地把我往屋里让。我坐下后没有直接说两家产生矛盾的事情,而是问起他的家庭情况,从他的家庭人员聊到种了几亩地,从粮食收成聊到其他经济收入,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末了,陈老汉说,这几年只顾生气了,家里啥事儿都荒废了!我看时机成熟了,就笑着说:“老大叔,其实你心里也清楚,在那儿种树不会种活,你主要是心里有气,实际上你是把树种在了你的心里,也种在了他们一家的心里呀!这15年你们就在生气中度过了,可是,人的一生能有几个15年呢?叫我说你也别再花这冤枉钱买树了,也别置气种树了,我让他(指邻居)来你家给你道个歉,以后啊,你想走原来的胡同还走。拔掉了你心里的树,放下了仇恨,你会觉得日子越来越有过头儿。”听了我的劝说,陈老汉陷入了沉思。

三天后,在我的劝说下,邻居买了礼品来陈老汉家道歉,从此,两家握手言和。我又带着他的邻居帮助陈老汉把他新买的树苗种到荒坑旁,起名“友谊树”。这件事虽小,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做群众工作,就是帮助群众解开心里的疙瘩,拔掉心中的树,让群众心里不堵了,工作就顺畅了。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