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要学踏实,玩要玩痛快”,这是每个学生都很向往的学习状态,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学生却不多。在课堂上,郑辉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在业余时间,和同学痛快地玩,放松自己。学生时代的郑辉取得了骄人成绩:2005年,他以668分的优异成绩取得当年漯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并考入浙江大学。2011年从南开大学管理科技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他满怀信心地步入社会,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昔日的高考状元,听他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本报记者 张玲玲
事半功倍, 轻松度过中学时期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郑辉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的好成绩。“那都不算什么。”对此,郑辉轻描淡写地说。
在郑辉看来,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确实能节省很多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不太喜欢做题,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已经是题山题海了,完全足矣。我更偏好理解性记忆,比如化学,知识点很琐碎,我经常一边拿着书,一边闭着眼睛,像过电影一样把所有的知识点从第一页回忆到最后一页,中间想不起的章节,再翻开书看看,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郑辉说,“在高中,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两项必备技能——学会问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两项技能将帮你清除高分路上的路障。”郑辉说。
“其实,高中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最好的,而且在那里还能结识到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所以,学弟学妹们还是好好珍惜高中生活吧!”郑辉提醒道,“另外,要听老师的话,因为比起自己一点点地摸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归纳和总结,既高效又省时。”
虽然课程繁忙,但郑辉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平均每天踢球一个小时,赶到周日下午休息就踢球两个半小时。即使是高考前一天晚上,我还踢了近一个小时足球。”郑辉说,毕业以后锻炼逐渐减少,现在4分钟跑完1000米已勉为其难。
老师评价: 乐于助人的阳光男生
在高中时期,漯河五高的刘国顺老师一直担任郑辉的班主任。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刘老师至今与郑辉保持着联系,并且对他印象深刻。
“好学、朴实、乐于助人、很阳光的一个男生。”刘老师说,郑辉的成绩比较稳定,排名基本在年级前十名,但他并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好而自傲,非常热心。“高三时,他附近坐了一名成绩差的同学,他经常帮助那位同学,很有耐心,从没有因为同学问的问题简单而不耐烦,也没有因为给同学讲题而嫌耽误时间,一直很热心。后来,在他的帮助下,那位同学顺利考入一所一本院校,一直都很感激他。”刘老师说,对于时间被精确到秒的高三学子来说,郑辉能做到无私帮助同学,很是难得。
■精彩语录
图片由郑辉提供
郑辉近照
1.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求胜上进、自信踏实的心,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像葛藤那样不断攀登不断生长。
2.要学会与人分享,在知识上永远不要有所保留,只有乐于与人分享,你的基础才会更牢靠,你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好,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更强。其实,后者才是你未来生存、发展最有价值的本领。
3.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既乐于帮助你,又能量巨大的人,他们能帮你少走弯路。
4.无论是学习、工作或是生活,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工作以后,我依然坚信厚积薄发,只有一点点地累积力量,才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5.在报考时一定要从长计议,选择专业要慎重,与毕业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不要太计较学校的排名,因为与选择学校比起来,选对专业显得更重要。
■人物档案
郑辉,毕业于漯河五高,2005年,以668分的优异成绩取得当年漯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并进入浙江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习;2009年,考取了南开大学管理科技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
找准不足,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刚进入大学时,没有了高中的升学压力,不少学生会感觉很轻松,郑辉也是如此。“大学和高中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在高中,每天的课都排得很满,学习也是每个学生的首要任务;在大学里,学校环境变得开放、自由,除了上课,每天都会接触到学生活动,生活丰富多彩。”郑辉深有体会地说。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和来自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同学相处,郑辉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他们见多识广、谈吐举止大方、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我的高中生活很简单,大多时间和同学一起在安静的校园里读书学习、运动,几乎忽略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会很紧张。”郑辉说,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后,他开始积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锻炼——参加各种社团、比赛和活动,竞选班干部。
对于大二那年带领同学参加全国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的情景,郑辉至今记忆深刻,令他受益匪浅。当时他们一组共有6个人参加比赛,他是组长。“由于比赛筹备前后持续一年左右,期间还有队员想退赛,我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郑辉说,“最终,我们的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二等奖。更重要的是我从这项比赛中得到历练和成长,个人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努力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高中、大学还是人生的各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以前常听前辈们讲,自己却没什么感觉,踏入社会工作才发现如此重要。”郑辉说,“在学生时代,学习成绩好坏被当作评价一个学生的首要标准。但进入社会后,大家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
2011年,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并留在了天津。如今,郑辉就职于天津智慧研究院,负责研究如何最大化地使用信息化手段为城市发展服务,工作忙的时候也需要加班,但对于加班他没有丝毫抱怨。
“无论是学习、工作或是生活,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工作以后,我依然坚信厚积薄发,只有一点点地累积力量,才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郑辉自信满满地说,“我相信自己在事业上肯定能有一番建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填报志愿,选对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回忆起高三报考时的场景,郑辉依然记忆犹新。“由于家里人都不懂,只是干着急,给不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老师又有那么多同学需要兼顾,所以基本上就靠自己了。当时我就抱着一本《报考指南》反复研究,不知道该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个专业,很迷茫。”郑辉说,他最终报考了浙江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并且被顺利录取。“那时候不知道报考所选的专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考虑到以后就业,会对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只是听别人说浙江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是最好的,就报考了。”郑辉说。
“其实现在看来,那时的自己真的是一无所知,傻乎乎的,摸索着报考了一个自己也不清楚要学什么的专业。”郑辉说,直到大三找实习单位,还有同学为大四找工作做准备时,他才将自己所学的物流专业与就业真正联系起来,“打心底说,我不想从事物流行业,所以我选择了考研,而且是跨专业的。”
“我想提醒现在的高三学子们,在报考时一定要从长计议,选择专业要慎重,与毕业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不要太计较学校的排名,因为与选择学校比起来,选对专业显得更重要。”郑辉说。
如果您是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认识高考优秀毕业生,或者知道高考优秀毕业生以及当年班主任、同学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欢迎与本报联系,提供相关线索。
本报联系方式:
电话:
18739563958,13849488633;
QQ:1808003195;
邮箱:
180800319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