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王 培
见习记者 杨 旭
麦收马上就要到了,全市235万亩麦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市“三夏”准备情况如何呢?近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我市“三夏”备战情况进行走访,了解农机、用油、麦收时机等方面的情况。
▲
▲
5月24日,记者联系上市农机局管理科科长王君袖。据他介绍,目前我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4800台,其中今年新发展收割机200台,计划引进联合收割机2000台。三夏期间,我市投入各类农机达到6.85万台,其中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6500台以上、拖拉机3.2万台、播种机3万台,全面开展机收机播作业。全市已实现合同引机1000台。
为保证三夏机收会战顺利进行,在收割作业前,县区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机操作手进行实地培训,要求他们达到‘三懂四会’,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安全作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我市继续开展免费为机手提供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另外,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免费接待服务站,做好外地机械的引导、食宿、矛盾纠纷协调、安全检查等各项服务。同时,每个县区均成立了小麦机收应急小分队,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灾害性天气,并为困难户和缺劳力户及时提供帮扶服务。
5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郾城区商桥镇李纪岗农机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这里的负责人石国军。
“最近正忙哩,你看我们的收割机基本上都出去了,走了快一星期了,先到的湖北,一路向北,边收边走,现在在南阳收麦子呢,估计过两天就回来了。”石国军正在大院里检修留在家里的一台收割机,他笑着告诉记者,“咱这个合作社这次出动了32台收割机,从湖北省襄樊等地市开始收麦子,然后经过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一直到河北,最远的能跑到新疆、内蒙古那边。”
随后,记者在召陵区邓襄镇王庄村见到了金沃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红旗。他告诉记者,昨天上午,他组织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小分队到达了南阳方城县。“今年打算到本省周边地区作业,第一站是南阳,然后再回驻马店,最后可能还要去河北、山东。”往年王红旗的队伍都会先去信阳及我省与湖北交界的几个地市,再回到南阳,最后回到驻马店遂平等县区,但是因为各地农机保有量逐渐增多,竞争也在加大。
助力“三夏” 农机用油有保障
▲
▲
“三夏”时节,农机的耗油量将达到一个高峰期,农机的用油供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中石油漯河分公司因地制宜,已将农机途经道路、农机作业区的加油站设为“三夏”农机服务特供加油站,并购置毛巾、手套、卷纸、肥皂、洗衣粉、纯净水等产品,免费提供给前来加油的客户。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特供加油站的农机专用加油机的0#柴油销售价在最高零售限价基础上每升最低优惠4毛。
同时,“三夏”期间,全市中石油发卡储值网点开通农机用油开卡储值绿色通道,持“农机作业证”到发卡点办理加油卡无须排队。在特供加油站,提供免等待绿色通道。
此外,中石油漯河分公司在特供加油站设立了“三夏”便民服务台。基本服务内容包括道路指引、报纸杂志、天气预报、维修工具、防暑药品、免费开水或绿豆汤等。部分特供加油站还将为农机作业手提供必要的休息房间、床位和免费洗漱用品。
“针对加油站无法延伸的重点收割区域,我们将组织‘青年志愿者’利用小油罐车、橇装设施及油桶,开展送油下乡和助收帮扶活动,将服务延伸到乡村和田间地头。”中石油漯河分公司党群办主任齐玉林说,“如果在用油过程中遇到困难,可拨打3188571、3188917客服热线,我们会尽力解决问题。”
把握时机 “九成熟”时收获最好
▲
▲
“俗语中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说法,小麦收割在‘九成熟’时收获最好,不要等太干了,蜡熟末期收获为最佳时机”。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农业局见到了该局农业种植科科长乔德喜。农业部门预计我市小麦收获5月28日开镰,6月1-2日进入高峰期。
乔德喜告诉记者,小麦籽粒成熟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在腊熟末期,小麦籽粒中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品质好,产量最高,生理也完全成熟,是人工收获的最佳季节。
“检查是否达到蜡熟期,只要取出麦粒用手指一划,如果呈现出蜡状,这就说明到了蜡熟期,一般比完熟期(麦粒完全变硬)提前2—3天。这时是产量最高的时候,得马上抢收。”乔德喜说。
“因此,掌握收获时机,适时抢收非常关键。”乔德喜说,农民朋友在收割小麦时要防止机械混杂。收获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小麦之前,要认真彻底清理收割机,晾晒过程中也要防止人为混杂,尤其是繁种田要单收、单打、单晒、单储,以最大限度保证优质小麦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商业品质,真正达到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