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26日 星期

家长适时放手 孩子健康成长

杨开平时喜欢阅读,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一个小时书。

杨开今年11岁,是郾城区许洼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在老师看来,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拥有一贯认真、严于律己的学习态度;他爱好广泛,尤其擅长演讲;身高一米六的他看起来敦厚温和,跟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在家里,杨开更是不用家长督促就能自己搞好学习、懂事孝顺的贴心娃。

5月18日,记者来到杨开家中,了解他的成长故事,听妈妈潘亚丽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谈学习

态度决定一切

初见杨开,这个身高一米六、看上去壮实的男孩显得有些羞涩。在大家眼中,他是个优秀的学生,他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

杨开在短暂思考后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学习态度端正,他认为做事情的态度很好。“我认为,学习态度是最重要的,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上课用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找老师请教,或者跟同学积极探讨。”他说。

杨开的妈妈潘亚丽告诉记者,她也是一名教师,孩子一直跟随自己上学。去年9月,她因工作调动来到许洼小学任教,杨开也跟着自己从郾城区裴城镇中心小学来到许洼小学读书。潘亚丽介绍,从杨开幼儿时,她和孩子爸爸便达成一致看法,不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抓孩子的学习态度。“只要他态度端正,做事情认真、努力,结果如何无所谓。”潘亚丽说。

凭借学习认真努力的态度,杨开很快适应了新学校的学习环境。他的数学成绩之前不太好,现在连续两次考试都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谈教育

放手让孩子成长

潘亚丽说,尽管自己是教师,但其实她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远远比不上她给自己学生的时间。但她很为孩子自豪,因为杨开向来不用自己说太多,总是自觉、主动地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

“家长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成长习惯。”潘亚丽说,她从未帮孩子检查过作业,也很少辅导孩子功课,而孩子的作业留了多少、完成得怎么样了,她也几乎从不过问。因为她很相信杨开,而事实上,杨开也的确一直做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潘亚丽说,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很早就灌输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她和孩子爸爸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

潘亚丽说,她在孩子面前很讲诚信,承诺给孩子的东西和事情一定会做;但对于孩子的事情,她总是鼓励他自己想办法完成。比如,她会在周末来临前给孩子说:“我们周日出去玩一天,你自己提前安排好作业。”在周日来临时,她不管孩子的作业完成与否,便会带着孩子外出游玩。“作业是他自己的,他完不成有老师会批评他。”潘亚丽说,她一直提倡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她认为这样才会让孩子真正具备自主意识,主动安排好学习和生活。

“老师的管教总会让孩子长点记性,家长应该多跟老师沟通、配合学校。”潘亚丽说,她清楚孩子的自尊心强,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尽管不问杨开关于学习的细枝末节,却总会从老师那里打听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谈梦想

成为一名演说家

生活中,杨开喜爱钢琴、运动和阅读,但最喜爱的还是演讲。可能受爸爸也是演讲爱好者的影响,杨开从小便对演讲很感兴趣。从上小学开始,在学校的演讲比赛舞台上,总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

杨开说,他喜爱演讲是因为一方面觉得演讲很有魅力,他能从优秀演讲者的演讲中得到启迪和思考,获得进步和发展。而这也是他的梦想,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演讲中把知识和信念播撒在每个听众尤其是需要者的心田,给别人带去帮助。平时没事时,杨开喜欢看关于演讲的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和图书,读到优美的句子或者振奋人心的例子,他总是会用心记下来,为自己的演讲积累素材;遇到喜爱的文章,他也会进行朗诵练习,并跟爸爸一起交流切磋演讲的技艺。

“看书特别快,总是嫌家里的书少。”潘亚丽介绍,每次去书店杨开总是不愿离开,每次都买一两百块钱的书,但买回家的书很快就会被他看完。“他每天晚上临睡前会看一个小时书。”

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期望吗?潘亚丽表示,她和孩子爸爸都希望孩子顺其自然长大,有一个努力、积极、向上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做一个自信、乐观、勇敢的人就可以了!”

“勤娘养出懒孩子。”采访结束时,潘亚丽笑着说起一句俗语,她说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家长要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是偷懒,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太忙时,儿子还会主动给我做饭呢,很幸福!”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