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27日 星期
路肩小麦消失 门前建成花池
美化农村公路 扮靓美丽乡村

图为农户门前在建的小花池和道路上新安装的警示桩。
本报记者 张晓甫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路肩随意种上小麦导致过往车辆难行,宅基地随意侵占公路影响交通……对于不少农村乡村道路来讲,这些令人头疼的现象并不鲜见。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乡村发现,田占路、宅占路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出行环境和美丽家园。

警示桩取代路肩小麦

在临颍县石桥乡藕河村,记者见到了村支部书记郭金广。“今年初刚修完村里1公里多的路。”郭金广领着记者走在新修的村道上介绍起来。

藕河村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村里1公里多的道路上就有三个90度的弯道和四座桥。“道路两边没有安装警示桩时,晚上都不敢开车出来。”郭金广说,晚上天黑路弯陡,这三个90度的弯道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记者在村子北边新修的道路上看到,道路两边均匀地分布着红白相间的警示桩,一直延伸到邻村。“这个拐弯和这座桥现在都装上警示桩了,一到夜间上面的反光贴老远就能看到。”郭金广说,以前村民因为在公路路肩上抢种小麦,还发生过争吵甚至斗殴事件,现在全村的过村路段安装了300多个警示桩,再也没有人因为在路肩上种小麦等农作物而发生纠纷了。

农户门前建起小花池

在巨陵镇李晋庄,一群穿着橙马甲的工人正在村子主干道两旁忙碌:有的正在和水泥,有的正在铺地砖,还有的拿着工具在硬化排水沟。

在临街的农户门前,一个个灰砖砌成的花池十分醒目。花池里,有的农户种上了月季、玫瑰、石榴等各种花木。“这个花池是县里免费给俺修的,门口的排水沟还给俺硬化了,”该村村民李宏民告诉记者,他家门口原来的排水沟经常堵塞,一到下雨天门口通往村主干道的泥路就没法走。记者看到,一层透水砖一直从村主干上延伸到了他家大门口,花园前的排水沟也正在被工人们硬化。

据市农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着重对乡村干道进行整顿,全面清理农田、宅基地随意侵占农村公路的现象,把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真正“还路于民”。而临颍县目前已经整顿了20多公里的“路田分家”,在十字路口等关键路段安装了2000多个警示桩。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