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国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6月2日 星期

九旬母亲病倒 为仨智障儿留千斤稻谷


孟阿香因肺部老化病倒了,大部分时间都卧床不起。

为不让三个智障、聋哑又无自理能力的儿子在自己去世后挨饿,母亲孟阿香用数年时间,攒下上千斤的三缸稻谷。现在,92岁的她一病不起。这三缸稻米或许是这位平凡母亲留下的最后母爱。

对于是否牵挂着三个智障儿子,孟阿香说:“我现在要死了,也挂念不了了。”但就在几天前,她还在叮嘱四儿子,待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挣钱照顾好三个哥哥,“不要让别人笑话我们。”

探望老人一声不吭

2016年5月26日清晨,湖北通山县孟垅村四门湾雨中的小路上,走来一个身高不足1.6米,头戴斗笠的男子。下了小路,进村后他进入一条小巷,并在一幢二层小楼前停下。

男子不与主人乐建九打招呼,而是走向一楼的卧室。推开门,里面的床上蜷腿半卧着一位瘦小的老太。男子在床边站了会儿,又坐了会儿,便起身离开,依然一声不吭。

雨势正劲,好在原路返回的路程不远。男子在山脚一处马头墙下停住,而后进了屋子。门槛里面,坐着一个干瘦的小个子男人,正抬手朝半空指指点点,伴随着不住的轻声自语,脑袋随动作微微晃动。

在他自语之时,背后由木板隔成的卧床上传来几声痛苦的呻吟。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仰面躺在一个铺有杂乱被褥的木榻之上。雨中归来的男子走到最里侧靠墙的竹椅上坐下。于是,三个男人就此各处一隅,之后一整天都罕有交流。

表亲结婚育七孩 三人不能自理

雨中行走的男子是四门湾村民乐建作,61岁。自言自语和卧榻呻吟的,分别是他57岁的弟弟和72岁的哥哥。三兄弟同处一室相顾无言,是因为他们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智障和聋哑。

一个半月前,一直照顾他们的母亲孟阿香病倒了。她唯一正常的四儿子乐建九,从打工的温州回来,将母亲送往医院。由于老人肺部老化无法根治,且随时有去世的可能,乐建九便将母亲接回自家休养。

除了四个儿子,孟阿香还有三个女儿。之所以有三个智障儿子,村里人都推测,可能与近亲结婚有关。孟垅村党支部书记窦桂豹介绍,孟阿香出身于通山县大畈镇引水村的大户人家。14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了同岁的表哥,生下兄妹七人。

要强母亲拒住敬老院

随着时代变迁,村民们陆续从山脚搬到靠近马路的地方。孟阿香一家建不起新房,只能住在老屋里。

1997年,随着丈夫因意外摔伤去世,照顾三个智障儿子的重担,全落在孟阿香一人身上。

生活虽窘困,她骨子里却要强得很。镇里知晓了她的情况,提出要把他们一家四口接入敬老院,供他们食宿终老。但孟阿香坚决不肯。“她觉得丢人,只要自己活着,就觉得有能力照顾儿子。”窦桂豹说。

教二儿子生活技能

自己去世之后,三个儿子怎么办?这是孟阿香最担心的。

从几年前开始,她便将自己耕种和女儿送来的粮食攒下来。几年下来,竟攒下四大木缸稻米。每口木缸均要两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除孟阿香不能劳作后吃掉的一缸,目前还剩满满三缸,合计约有上千斤。为防止生虫,稻米都没有去壳。

而据乐建九介绍,除了三缸稻米,母亲留给三个哥哥的还有一两百斤玉米、两三百斤榨油的菜籽,三只肉鸡及耕牛一头。

除了留下粮食,孟阿香还教会了二儿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或许这就是一位母亲留给儿子们最后的爱。

教智障儿劳动并非易事,每一个动作,孟阿香都要拆解成无数手势一遍遍地教,直到他们全都印在二儿子乐建作微弱的意识中。

乐建作现在不仅能给弟弟和哥哥做饭,还能给卧病的哥哥喂饭。在旁人带领下,还可以下地干活。但他依旧无法知晓时间和季节,只能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当太阳照到大门,就做午饭;太阳落下,就做晚饭。晚饭一过,就早早睡下,以此宣告一天结束。

据驻孟垅村扶贫的湖北省工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述兵介绍,今年已将孟阿香母子列为重点扶贫对象。介于乐家老屋已危,村里为其出资三万元,加之乐家自行筹借的两万元,已在乐建九家附近为其选好了一块宅基地,随后将依县上的扶贫政策,按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建造平房。而建房的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据《法制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