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6月7日 星期

农贸市场遇冷 马路市场热闹
占道经营形成恶性循环 管理部门将坚决治理
执法人员治理占道经营。
冷清的农贸市场。
热闹的马路市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 习 生 刘 一

在源汇区西京路,每天清晨卖菜的流动商贩将道路占据,叫卖声不绝于耳。而距此不远的10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农贸市场——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却很冷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反差,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现象】

马路市场热 农贸市场冷

源汇区西京路连接着湘江路和柳江路,去年12月前这个区域一直没有大型农贸市场。因为市民有买菜需求,于是在西京路上逐渐形成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把摊位直接摆在马路上,部分有店面的商户也不示弱,在店铺外私自搭建棚子,占据人行道,扩大店铺面积。

记者在西京路及其支路上看到,卖活鸡的店铺私自搭棚,一堆的鸡毛、鸡粪在人行道上堆积,发出恶臭阵阵,血水流到了马路上,路过的市民纷纷捂着鼻子。一家瓷器店在门前修的台阶占据人行道两米,并私自打井。还有两家店铺把广告牌私自挂到了电线杆上。

西京路及其支路的占道经营直接影响到市民的通行,同时也是我市两城同创工作的否定因素。为此去年12月26日,源汇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了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这个创业城共分两层,一层为标准化农贸市场,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行设计,设置有营业房200余间,摊位230多个,实行蔬菜、水果、肉食、调味品等功能分区管理。二层为美食广场,有操作间90余间,就餐区近3000平方米,配备中央空调、油烟净化装置、感应式自动电梯等配套设施,可以吸纳零散在街边的夜市摊点。

但是,诺大的摊位上仅有20余家商贩在经营,一些营业房因为客源少也关门了。在开门的店主中,冷清的生意让他们无精打采。

【探因】

占道经营形成恶性循环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反差呢?

西京路上菜贩张师傅告诉记者:“我们习惯了,有很多老顾客,一般人都是这附近的住户,大家习惯了在这路边买菜。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还要多走几步,别小看着几步,那生意可是天差地别了。”

当记者问一些商贩是否意识到占道经营会影响市民通行和我市两城同创,其中一个商贩说:“我们最关心的是挣不挣钱。”

一位附近居住的市民告诉记者:“下班后推着车子来买菜,在马路边买菜更方便,已经习惯了。”

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经理张华伟满面愁容地告诉记者:“我们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对摊贩是免费的。政府建设这个大型农贸市场,目的就是要解决占道经营,为两城同创做贡献。可是摊贩免费也不进来,非要在马路上卖菜。现在创业城受占道经营的影响,有些商铺因为缺少客源而赔钱,有些已经关门了。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也将面临关门。”

在湘江农贸综合创业城,记者看到了一直在坚持的摊贩小梁。小梁自创业城开业就开始在这里卖菜,随着客源的减少,目前他的生意也很惨淡,经常会遇到新鲜蔬菜因为卖不出去而坏掉的情况。“我有时候进200多块钱的菜,可是一天才卖100多块,剩下的新鲜蔬菜卖不掉就要坏了。”小梁说,“我认为占道经营是不对的,和咱市两城同创是相反的,所以我坚信政府会把占道经营治理好,会让我们在这里正规卖菜的人有出路。”

【措施】

坚决治理占道经营

6月6日上午,源汇区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源汇新区管委会、市工商局源汇分局等9个部门400余人对西京路及其支路,开展了治理占道经营集中行动。行动共出动两台铲车、20多辆执法车,整理规范出店经营80多家,治理流动摊贩50多家。伴随着铲车的轰鸣声,占道经营的棚子渐渐倒塌,混乱的交通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平静。

在集中治理现场,源汇区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经路的‘马路市场’是自发形成的,由来已久。由于长期摆在马路上经营成为了习惯,他们不愿意进到新建的农贸市场里.我们多次进行劝导无效,才进行这次集中治理行动。目的是让流动商贩进到农贸市场,疏通交通,给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城市是有规矩的,大家不能光想着自己买菜方便,自己卖菜挣钱,就把马路挡着,让更多的人不方便。”市民王先生说,“如果大家都到正规的农贸市场买菜,那摊贩们也会进到农贸市场去卖菜,这样我们买的菜的质量也会有人监管,也会更加安全卫生,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好事。所以改掉我们的一些陋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