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万物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6月7日 星期

到法国家庭做客 赞美狗更受欢迎


狗的祖先是狼,虽然狗何时被人类驯化家养在考古界尚未有定论,但“狗是人类的朋友”却有不少历史故事和传说。

法国是公认的“狗的天堂”。法国大约有1000万条狗,狗食用的肉品是西班牙全国人口肉食量的总和。在法国,狗能享受人类所能够享受的文明:狗食超市、狗服装店、狗美容院、狗婚姻介绍所、狗医院、狗饭店。法国人如此爱狗,大概源于法国历史上一场独特的“人狗决斗”。

中世纪,位于巴黎以南100公里的蒙达尔里城堡一直是国王的行宫。1371年的一天,有人向国王查理五世禀报说,大臣奥布利·德蒙迪杰尔失踪了。国王知道,德蒙迪杰尔经常带狗在森林里散步,便吩咐人们到森林去找。几天后,人们发现德蒙迪杰尔的狗在树林中哀号着用爪子刨土,在狗刨土的地方挖开一看,果然是德蒙迪杰尔的尸体。

国王听到德蒙迪杰尔被谋害的消息,猜想一定是宫廷里的人干的,便将宫廷里所有的人召集到宫殿中,让德蒙迪杰尔的狗辨认凶手。狗发现马凯尔骑士时,愤怒地扑上去撕咬,周围的人赶紧把狗拉开。

据此,国王怀疑是马凯尔杀了德蒙迪杰尔。当盘问他时,他矢口否认,说自己这些天压根就没去过那片森林。国王说了句“那就让上帝判决吧”,便宣布让马凯尔与狗决斗。国王吩咐给马凯尔一木棒,用于狗咬他时自卫;给狗一个没有底和盖的木桶,用于躲避马凯尔的木棒。

决斗开始了,这条机智、勇敢的狗对马凯尔施展疲劳战术,声东击西,左窜右跳,忽前忽后,把马凯尔折腾得精疲力竭,突然跃起扑到马凯尔的胸前,把他的咽喉死死咬住。马凯尔疼痛难忍,隧向国王招供了他的犯罪事实。随后,国王便下令绞死了凶手。

从此“蒙达尔里义狗”的故事传遍法国,人们敬佩这条狗对主人的忠诚,赞叹它的机智和勇敢。渐渐地,狗在法国成了“座上宾”。到法国家庭做客,主人介绍家庭成员时,总忘不了介绍所养的狗狗,主人听到客人对狗狗的赞美,比听到对自己的赞美还开心。

美国40%的家庭养狗 任何动物都可以是宠物

世界上养狗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开始狗都睡在室外,在院子的角落里搭建一个狗窝。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狗便登堂入室了,很多家庭让狗与主人同居一室,狗俨然成为家庭成员了。

根据美国宠物产业协会2009~2010年的一项调查,美国共有宠物狗7750万条,40%的家庭至少有一条狗。

说“狗是人类的朋友”,是因为狗可为人类扮演很多角色,除看家护院外,还可以狩猎、放牧、协助警察破案、为盲人引路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狗是被主人当作宠物饲养。

但也有的国家养狗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被禁止的。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1月6日报道,32名伊朗议员提交禁狗议案:带狗到公共场合可能被捕并判罚1亿里亚尔(1美元约合26738里亚尔)的罚金,或接受74下鞭刑。

其实,任何动物或植物,都可以作为宠物。通过玩耍它们用于消除人的孤寂或供人取乐,不少人就把猫、鱼、乌龟、兔子、小猪等作为宠物。印度人把蛇当宠物,认为蛇是通人性的神。现在,还有不少人饲养虚拟宠物或电子宠物。

在英美,狗伤人狗主人要坐牢

根据美国兽医协会的统计报告,美国每年有450万人被狗所伤,其中88.5万人需要医疗处置,2.7万人需要进行再造外科手术。为此,美国法律要求饲养猛犬必须购买至少10万美元的保险,以备狗伤人后能支付赔偿款。

在2013年5月9日,美国加州4条狗将63岁的退休妇女帕梅拉·德维特咬死,狗主人阿莱克斯·杰克逊被控二级谋杀,被判处15年至终身监禁。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每年有21万人被恶犬攻击,其中需住院治疗者6000多人。

2013年3月,英国14岁少女简·安德森在朋友家中作客时,被4条猛犬咬死,这一惨案推动了英国对《危险犬类法案》的修改。原法案只规定狗在公共场所袭击他人,要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2014年5月起,新修改的法案规定,不管在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场所,狗伤人狗主人面临5年有期徒刑;狗咬死人,狗主人面临14年的徒刑。

狗伤人后更可怕的是传染狂犬病毒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狂犬病国家,过去10年中,平均每年报告死亡病例2000例。狂犬病的死亡率几乎是100%,为引起人们对狂犬病的关注和有效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世界狂犬病日”。

中国每年有近1000万人被狗咬伤,被狗咬死事件也时有发生,但与英美等国相比,中国对狗伤人后对狗主人的惩罚力度显得过于宽松。综合媒体报道,深圳每年有4万多人被狗咬,更多人被狗惊吓。烟台每天有100多人被狗咬伤。扬州每年有6万人被狗咬伤。

《人民日报》2010年4月16日报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3条恶狗咬死1男童,法院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狗主人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

为动物福利立法不难,但难在实施

人们对动物福利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主要有:动物能否作为法律主体?“兽权”该不该受法律保护?动物福利与人的福利有没有优先次序?

《索德斯兽医大词典》对“动物福利”解释为:“人类用恰当的标准为动物提供栖息之处、喂养和普遍照顾,防治动物疾病,确保动物免受折磨和不必要的痛苦。”

美国联邦政府早在1958年就出台了《人道屠宰法案》,该法案规定在屠宰动物时要让其遭受最低痛苦。1966年生效的《动物福利法》主要是保护实验室用动物的福利,用脊椎动物做实验,要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并确保让动物在实验中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从1986年开始,美国部分州通过动物福利法,规定了饲养动物的一系列标准。

欧盟《1999/74/EC号法令》2012年1月1日开始生效,该法令禁止层架式饲养家畜家禽,要求给动物足够的活动空间,并尽量满足动物本性。这样的规定无疑增加了饲养者的成本,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英国有3100万只蛋鸡,为实施这项法令投入4亿欧元改造鸡舍。但根据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2012年1月的报告,32家农场的42.3万只蛋鸡仍然是层架笼子饲养。《每日电讯报》2012年1月15日报道称,该法令生效后,仍有8400万只蛋鸡(占23%)在层架笼子里饲养,这些蛋鸡每天产蛋7000万只。

立法应以人为先

动物福利法也引起不少批评,认为动物没有思维和情感,对它们的福利保护纯属无稽之谈,而应把这部分资源应用到对人的福利保护上。从物权角度来看,动物是一种财产,动物主人享有对这种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如果立法干涉主人对动物的处置,这就侵犯了所有权人的权益,这与现行的法律相冲突。

英国《动物福利法》规定,动物有病主人不及时给予医治,动物肥胖,爱抚动物的姿势不符合要求都是违法,面临罚款或坐牢。这种为了动物福利而牺牲人的福利的法律,不但没给动物爱好者带来喜悦,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恐惧,担心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例如,英国61岁的薇薇恩·巴特塔尔比养了一只宠物狗,她惴惴不安地说:“我的狗超重了,每当听到敲门声,我就会害怕,担心是警察来抓我。”

一些国家虽然通过了动物福利法,但这一法律也形同摆设,根本无法完全实施。韩国1991年5月7日通过了《韩国动物保护法》,狗和猫属于禁食动物,但多数居民认为,吃狗是他们的传统和文化,不让吃狗,那还是韩国人么?2002年世界杯期间,西方指责韩国人吃狗肉,可韩国人雷打不动,我的地盘我做主,狗肉照吃不误。法不责众,如果大多数人不能遵守这个法律,那这个法律肯定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于是,韩国议会2004年7月又修改此法,规定只有宠物狗不能吃,别的狗可以吃。

法律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动物的意志,只有当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完全实现时,才可考虑动物福利,也就是说,立法要先民生,后畜生,因为一项法律的实施要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

养狗自由,但不能妨碍他人自由

养宠物是个人的自由,但我们在享受这一权利时不得妨碍他人的自由。德国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养狗可以,但你必须要教育狗,保证狗不给公共秩序带来危害。德国有很多狗学校,在那里由专业人员对狗进行训导,只有获得“毕业证书”的狗才可进入公共场所。所以,德国公共场所的狗都很规矩,过马路甚至知道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俨然是训练有素的“公民”。

在中国不少城市,早晚走在市区街道上,常见狗主人遛狗,有的违法饲养大型犬(35厘米以上)、烈性犬,甚至不拴狗链,不戴嘴套,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狗的排泄物,给他人带来恐惧和厌恶,妨碍了他人的活动自由,污染了公共环境。此外,有的人把狗随意遗弃,常见三五成群的流浪狗窜上机动车道,影响交通秩序甚至交通安全。现在,我国的宠物狗饲养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政府应加强养狗管理,养狗必须登记注册,狗必须佩戴载明狗主人信息的注册牌,当狗伤人时能迅速查到狗主人。同时,要尽快立法或修改现行法律,狗伤人或咬死人,狗主人除民事赔偿外,还要担刑责。据《羊城晚报》

外国对狗的态度及动物福利

饲养宠物是目前不少国人热衷的事,也引出不少是是非非,应如何对待宠物呢,我们的认识尚显模糊,或许外国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