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我提前一天都跟考生约好了,6月7日早晨8点到他家去接。他家在海河路,送他到这个考点也不远。”6月7日上午8点20分,在漯河四高东校区,刚送完一名考生的杜明娟对记者说。记者看到,杜明娟的车上贴有“爱心送考”标志,而且左侧后视镜上绑有“绿丝带”,非常鲜明。
杜明娟今年是第一次参加“爱心送考”活动。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有两名女考生看到杜明娟的车上贴有“爱心送考”标志,主动询问能否送她们。“当然可以呀,你们去哪儿,我都可以送去的。”杜明娟乐呵呵地对两名女考生说。
下午2点多,杜明娟正在送另一名考生时,路上有名考生打招呼:“能送我去漯河四高西校区吗?”“可以,正好顺路,上来吧。”挨个送了几名学生后,杜明娟很有成就感。“我今天一共接送了10名学生,虽然是举手之劳,但是心里非常愉快。”杜明娟说,再过两年我女儿也要参加高考了,我正好提前适应下高考的节奏。
爱心志愿者张海奎是第三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比较有经验。他早晨7点20出发,先到漯河大学接一名学生,然后拐到康乐宫附近接一名学生,最后到沙北辽河路接了个学生,然后一起送到漯河高中新校区。“提前两天我就约好学生了,他们的考点都在漯河高中新校区,我提前设计好了路线,这样可以省时间,还能送得多。”张海奎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像杜明娟、张海奎一样接送考生的志愿者们,还有很多,大多是提前预约,也有路上遇到捎带的。无论哪种方式,几乎每辆车上都坐了满满的考生,沿途车上飘扬的绿丝带非常显眼,让人心里暖暖的。
市民卢女士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当早晨她的女儿被“爱心送考”车接走后,她感动地说:“这活动真是好,家长都不用发愁孩子去晚了。现在一看车上有送考标志和绿丝带,就知道这是“爱心送考”车辆,孩子都可以坐。”
市文明办副主任孙海武告诉记者,他也是一名“爱心送考”志愿者,今年是第三年参加送考。除了“爱心送考”启动仪式上参与的2600多辆车外,还有市公益顺风车协会、河南星火志愿团漯河分团等十多个爱心团队以及各单位、个人加入到“爱心送考”行列中。粗略估计,参加“爱心送考”的车辆达到了5000辆。这与历年“爱心送考”活动相比,今年是参与车辆最多、热情度最高的一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今年的“爱心送考”场面很让人感动。这与多年来创建文明城市分不开,与宣传到位分不开,也与人们越来越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将爱心传递下去分不开。”孙海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