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视思维表达能力
整理:本报记者 张玲玲
试题结构、题型等稳中有变
和2015年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相比,今年的试题结构、题型、分数设置、选用材料等基本没有变化。
但并非一丝不变,比如第8题诗词鉴赏的分值“5分”改为“6分”,第9题的“6分”改为“5分”;传记类阅读12题(3)题,往年多考查理解整合归纳的能力,2015年考查对文本特点的把握,今年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概括能力;第13题,原来重点考查对成语的比较辨析能力,今年考查语境中成语理解能力,且题型变为组合型的选择题;第15题,由原考查句子的衔接变为考查关联词、指代词、副词的正确运用;第16题,图文转换,由原来的“徽标”变为“框架图”;作文由原来多用的“文字型”材料作文,今年变为“漫画型”材料作文。
重视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没有单纯的识记能力的考查,即使是名句名篇默写、文化常识、成语,也附加有对特殊语境中的理解能力的考查,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多面性、综合性。
论述类阅读重点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能力;文言文阅读考查准确的理解翻译能力;诗歌鉴赏检测形象思维能力基础上的概括能力,理解思想感情,不能只理解表层意思,要结合作者的个性特点、时代背景,综合思考这一句子在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传记类阅读突出考查在理解全文基础上的整合归纳的表达能力;第13~16题是语言运用题,重点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简明、连贯等逻辑思维能力;作文更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突出社会应用性、人文性、现实性、时代性
网络社会,信息庞杂,辨别错误会造成严重后果。论述类阅读就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引导我们准确筛选辨别理解信息,形成准确的辨别力。
另外,信息社会也是读图时代,生活学习工作旅游,我们无处不遇图示、图片、图标,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试卷的第17题,虽与2015年稍有变化,但依然保持了近年来的图示题,而今年的漫画材料作文,提醒我们,中学生应该有读图的基本能力。
语文高考试题,在论述类阅读、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传记类阅读的文本选材上,都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在高考前的一个多月,2016年4月30日,陈忠实先生不幸去世。为纪念这位作家,传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入选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1卷,这是语文试题时代性、现实性的突出体现。
数学:注重方法总结
整理:本报记者 吴艳敏
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
数学学科试卷结构、题目数量、分值分布、主干知识考查保持了高考一贯命题风格。相比2015年数学试题,本次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变化不大,理科数学难度有所上升,文科数学难度适当,依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基础中考查能力”的要求。
2016年的试卷结构与往年全国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文、理科试卷的解答题的考查内容和顺序与前四年基本一致,与2015年全国卷不同的,仅是第17题文科改为数列题,理科改为解三角形。其他没有变化。
全面考查,重点突出
今年的试卷仍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的原则,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主导地位,其他如集合、复数、程序框图、平面向量、线性规划问题理科还有二项式定理等。
这种考查方式让教师和考生充分肯定了自己整个高中阶段付出与价值,也为来年的高三复习指明了努力方向,事实上也通过高考指引一线教学要更加的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的落实与掌握。
保持稳定,稳中有变
总览今年试题,其难易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考生们普遍的感受是试卷平易近人,没有刻意的为难人,整体中较为常规,与省市质检十分类似,不少题目让考生一见如故,平和亲切。
这种命题风格较好的稳定了考生的考场情绪,对考生正常发挥十分有益。整张试卷注重基础,一些试题是课本试题改编的。另外对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有体现。线性规划与概率统计都是与实际联系密切的应用题。
注重方法总结,重在能力
数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图形、计算、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这在试卷上都有体现,“上手容易深入难”,今年的数学试题起点较低、入口宽泛、从易到难,注重考查通性通法的同时确保试卷的区分度,在难题的设置上,各个小问的难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既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又能有效区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
试卷重视对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试题设置注重应用性和探究性,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三年的数学考试,相对比较平和,都是常考常练内容但难度下降对学生提出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足够细心,不能出现“会而不对”的情况对于做题步骤要严谨,否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点评:漯河高中数学教研室主任魏艳丽
英语:总体难度适中
整理:本报记者 吴艳敏
“平和、稳定”是通读2016英语试卷后的第一感觉。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命题方向也与平时备考方向一致。试题不是太难,考试结束前30分钟,部分考生都做完了。这是部分考生走出考场后的感受。对英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大家的整体反映是今年的英语试题比较中规中矩。
阅读理解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侧重考查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另外,阅读文章中,考纲外词汇很少,中等水平的学生都能轻松地读完和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问题设置简洁明快,易于理解,考生看得懂文章,就能够清楚找到答案,不会在近似答案选项中纠结。尤为注意的是阅读A篇是每一小段为一位人物的简介,其中几位名人在高中课本里都曾提及,虽然题材不同,但也类似于往年的广告类的文章,所以,学生能容易进入轻松的阅读状态。
新题型阅读“七选五”,讲解了密码的破译方式,每个设空,前后的提示非常清晰,语段也不是很长,全文200多字,难度不大。
完形为记叙文,仍然是讲述的帮助陌生人的故事,文章背景是大部分考生所熟悉的,而且和阅读B篇一样,完形填空题出现了文章的标题,这也利于考生更快地理解文意。选项词汇以高频词汇为主,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主要考查考生对篇章解读以及对语境和语法知识的掌握。主要考查英语的主干语法:时态、定语从句、分词、动名词、名词、形容词及固定词组的用法。短文改错,有日常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错误,也有要通过知识积累,才能辨识出的错误,所以,大部分考生都可以动手找到错误,但是只有英语程度好的考生才会做到满分。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令人欣慰的是,本次写作依旧是书信模式,属于求助信范畴,这是我们老师备考的主攻项目。高考前一周,我给我校高三全体学生做的考前英语指导讲座中也重点强调书信文体。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写作要点提示内容较少,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发挥的空间较大,开放性强。因此有较多同学反映在写作内容上难以把握,比较困难。
本次写作英语书面表达仍然沿袭了全国卷的一贯风格,以信件为载体,完成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务性的交际活动,此类作文要仔细审题,讲清楚事情的起因和主要诉求。例如本文中起因是:1,假期要去外企兼职。2,虽然相关材料已写好,但是对自己的英文不自信。所以诉求为:请外教修改一下材料的文字和格式。这类短文,语言简洁、清晰即可。
启示: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出色的“考试型”选手。
点评:漯河高中高级教师张晓向
政治:试题关注现实
整理:本报记者 于文博
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的整体结构、模块的布局、题型等总体稳定。试题继续采用政治学科历年命题成熟的经验,如问题意识、能力导向、创新发问、小题大做、图文并茂等。试卷的整体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梯度和区分度。
试题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国内创新热点,体现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试题体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中国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命题特点和思想,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命题素材新颖,紧扣时事话题,材料更接地气,更大众化,如春晚《华阴老腔一声喊》、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等进入高考试卷,这提示我们要把握政治学科的最大特点-----理论联系实际。
与往年相比,本次历史考卷的选择题仍然以 “四选二”组合选择题为主,12道题中有9道题为组合选择题,和2015比少了2道,但组合式选择题题肢的设置更为灵活,突出了时政性,考查的角度更为新颖,这使试题具有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由于组合式选择题错误选肢的干扰性不是很隐蔽,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难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对时政问题了解较多的同学做起来相对容易。
与选择题相比,主观题入手容易,展开难。既似曾相识,又岁岁年年不同。看似简单,但设问角度出乎意料,例如:38题的(1)问“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39题第(3)问“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这样既支持了高中课堂教学创新,又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使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下转06版)
点评:漯河五高政治教研组组长刘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