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从今年3月开始,本报不断接到我市网友和钓鱼爱好者的微信报料,在市区河道中炸鱼、电鱼现象屡禁不止。经过两个多月蹲点采访,记者在沙河和澧河均发现了这种现象。同时,记者也发现,对于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并没有制止。(详见昨日本报07版)
为何这种违捕行为会接二连三地发生?从记者的蹲点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少了监管部门的身影。正是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缺位,违捕行为才会不断出现,以至于大白天也有人违法捕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正是监管部门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行为的发生,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别人能捕捞为什么我又不可以呢?反正没人管。
打击炸鱼、电鱼违捕行为,保护鱼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不能缺位,不但要担负起日常监管来,还应该处理几起违法捕捞案例,树立几个“典型”,起到警示作用,让这些人心生敬畏,不敢再违法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