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获的私宰肉品。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昨日,经过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六天的蹲点守候,藏匿于我市西河游园附近的一处私宰家畜窝点,在进行滥屠时将其查获。由于涉嫌犯罪,市动监所将该案移交市公安局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支队查处。当日,市动检所、警方对该窝点捣毁时,在现场发现190个使用过的药品包装盒。市畜牧专家告诉记者,这些药品涉嫌为家畜注水时使用,消费者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注水肉,无形中就如同吃入药物,可对肝肾、细胞、血管、神经造成伤害!
蹲守:第六天发现私宰行为
▲
▲
“一个星期前,我们接到市民的多次举报后,对此次查处行动做了周密部署。”昨日,记者赶到市动监所采访时,双眼布满血丝的市动监所有关负责人于会民说,当天是蹲点守候的第六天,终于在凌晨4点发现举报窝点正在进行私宰行为,于是展开行动,人赃并获。
记者看到,在一个电动三轮车内,装有执法大队在现场查获的私宰肉品有150多公斤,以及现场冰箱内发现的50公斤疑似病死肉品。“这些私宰肉品,颜色发红,出血点密集,从中可以看出,家畜没有经过放血处理,疑似为不明原因死亡后,进行滥屠的。”据于会民介绍,私宰窝点省略了检验检疫环节,病死肉、注水肉等“问题肉”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发现的注水药物盒。
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嫌犯:私宰滥屠只为牟利
▲
▲
市民宁某,今年60岁,居住在市区。在现场查处中,宁某对自己的私宰滥屠行为很是后悔。
采访中,宁某告诉记者,他花了1400元购买了一只家畜,私宰后可以成本每斤公两元多,低价在市场上卖每公斤5元左右,可以获利更多。而据宁某介绍,经过正规渠道的肉品,每公斤成本近5元,销售价格则为每公斤7元左右。因此一些贪图便宜的市民都会购买他经销的便宜肉品。
“宁某私宰滥屠的行为是严格禁止的,而其销售涉嫌有毒、有害的病死肉品,已经触犯到了法律。”当日,市公安局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支队负责人吴磊告诉记者,动监所将此案进行移交后,警方和动监所立即联动行动,将该窝点进行捣毁。
当日上午11时,记者随着两部门执法人员,赶到位于西城区阴阳赵镇西河村的一个废弃猪圈内,进行调查取证和捣毁。
现场:发现注水药物盒190个
▲
▲
西河村位于市区107国道沙河桥西侧,在河堤一侧的绿树掩映深入,该窝点藏匿其中。
该窝点是一处简陋的小院,院内是废弃的猪圈,一口大锅内血水、猪毛混杂、现场还有冰箱、电提升机、刀、钩等屠宰工具。“现场卫生条件极差,属于典型的私屠滥宰窝点。”采访中,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警方现场调查时,在一间屋内发现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装有使用过的药物包装盒,经过民警清点后,共计4种药品累计190盒,宁某对这些药品的使用含糊其辞。
市动监所高级畜牧师王兰美看到这些药品包装盒后十分震惊:“这些药品都是给肉品注水使用的,如果已经使用,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提醒:别买未检疫肉品
▲
▲
据王兰美介绍,这些药物含有激素,可以促进肉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扩张细胞壁让家畜身体感到口渴,更多地吸收水分,同时又抑制分解,无法排泄,让家畜体内存留更多的水分。
据介绍,使用这些药物后,每头家畜可以注水达到20公斤,如此一来每公斤水的价格和肉品一样,难怪这些不法人员铤而走险。
“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肉品,如果消费者长期食用这样的注药注水肉品,会造成内脏郁结,严重损毁人体内脏。”王兰美说。
当日,警方在现场进行了全过程的调查取证,随后,两部门执法人员合力将该窝点的设施进行摧毁。
采访中,警方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将对此案件展开调查,重点对涉嫌使用注水药品行为进行核实,最终将根据调查结果对宁某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